“大將身后五百持刀校尉,都長得一般高,各自手提大刀,那刀長五尺,刀頭二尺半,刀桿二尺半,大刀是刀寛背厚刃飛薄,背厚有一指,刃厚一絲,光閃閃明亮亮白湛湛冷森森,隔著幾丈仍有逼人之寒,每人背后還都背著鐵胎弓雕翎箭,一個個好似猛虎生雙翅,蛟龍海中游……”
“正是陳信陳子毅將軍!”
“阿延齊當即大驚,陳子毅怎會出現(xiàn)在這里?”
“更要緊的是,當前自己手下誰能敵得過陳子毅?又有誰能敵得過這支陳子毅的親兵?”
這是這個世界一段真實歷史。
就發(fā)生在幾年之前。
當時大晏北方發(fā)生戰(zhàn)爭,三軍大元帥馬宏不慎遭到伏擊,軍隊大敗。即將被敵軍主帥俘虜時,眼下在說書人口中熱度極高的陳信將軍趕到,傳聞他幾乎是單槍匹馬喝住了阿延齊的追兵,救下元帥,留下一件傳奇。
這位說書的老先生以很激昂的語氣講了這個故事,當然,是有些藝術(shù)加工的。
宋游對這種故事很感興趣。
大抵是覺得此般傳奇的故事必定青史留名,那么很多年后,后人在讀歷史時多半也會讀到這個故事吧?讀到他在千年前就已經(jīng)聽說過的一樣的故事。這對他這個滯留古代的人來說,也算一種安慰了。
于是他一直聽完,才起身離開。
沒有忘記出來的目的。
隨后在瓦舍里里外外轉(zhuǎn)了一圈,成功找到一家賣黃麻紙的店鋪。
畫符并不是非得用黃紙,只是長久以來佛道二門和民間奇人已形成了習(xí)慣,多數(shù)符箓都用黃紙來畫。
也不是非得用麻紙。
一般用藤紙麻紙都是可以的,少有用竹紙的,更沒有用宣紙的。通常來說各個地方有各個地方的習(xí)慣,例如產(chǎn)麻紙的地方便多用黃麻紙來畫符,產(chǎn)藤紙的地方便多用藤紙畫符,而逸州盛產(chǎn)竹紙和麻紙。
宋游也用慣了黃麻紙。
這家店的紙做得不錯,紙張厚實堅韌,這樣的紙只要不受潮,經(jīng)久不易變色。
黃麻紙比白麻紙還要厚一些,也更粗糙一些,呈現(xiàn)淡黃色,背面有些草棍和紙屑,也都不影響使用。只是宋游拿起一張黃麻紙對著天左看右看,總感覺顏色有些不對。
“客官,怎了?”
“不知是我眼花了還是怎的,總覺得有些偏紅呢?”
“哎喲!客官真是好眼力!一眼就看出來了!”店家立馬堆笑,“這一批紙是昨日才新造的,造紙時小人家中頑童不慎弄了些染紅紙的顏料進去,不過尋常人可沒客官這眼力!”
“原來如此……”
“這……影響客官使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