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洪修!”
官人這次說出了聲來。
兩人互相商量,覺得可能是半路錯過了,也可能是隨從等到晚上還沒有等到他們,喊他們也沒有回應,又想起白天他們過鐵索時的驚呼,覺得他們可能并沒有順利通過鐵索,而是掉下去了,所以帶上驢兒行囊下山去了。
最壞的結(jié)果便是隨從晚上去找了地方過夜等他們,結(jié)果山上既有毒蟲猛獸,又有山妖精怪,沒有武人護佑,不慎遭了難。
希望不是這樣。
下山要比上山快。
常人來走這么一天,也許早就腿抖了,可也許是仙丹妙用,兩人都沒有絲毫不適,唯一比較艱難的,便是一路沒有飯吃,腹中空空如也。
從早晨走到黃昏,快到湖邊了。
漸漸走到之前摘過梨兒的地方,想著自己幾人先前留了幾顆,也不知道有沒有被后來人摘光,想去看看,若是運氣好,也能取來果腹。然而卻只見一棵梨樹滿滿當當,掛的梨兒何止幾顆,幾十顆恐怕都不止。
兩人面面相覷,仔細核對。
確實就是這個地方,這棵梨樹。
只是之前明明將梨兒摘得只剩幾顆,為何又掛滿了枝頭?之前踩斷的樹枝,為何新傷已成舊口?
再聯(lián)想到仙師所言所贈……
聯(lián)想到那些山中時間過得更快的傳說……
兩人心中這才慌張起來。
幾乎是一路小跑,跑到渡口邊,趁著天還沒有完全黑下來,找了個船家詢問,今夕是何年。
只聽船家向他們答道:
“明德三年。”
又忙追問幾月幾日。
船家估摸了一下:“怕是六月下旬,快七月了,都要立秋了。”
剛好過去一年時間。
兩人呆在原地,腦中空白。
等緩過神來,連忙回首望去,只見背后草木深深,山影重重,剛剛走下來的山,哪里還能看得見頂?早晨見過的仙人,又哪里還能知曉蹤跡?
兩人怔了許久,心中復雜難明。
后來又問了幾位船家,才知曉去年石足縣新上任的知縣來登云頂山,尋訪仙蹤,結(jié)果隨從在鐵索對岸等到了第三天也不見有人回來。隨從詢問其它通過鐵索的人,卻只聽說對岸聚集了許多野獸,不乏豺狼虎豹,那些人過了鐵索,也都不敢攀登云頂山,他的主人如果不是中途掉下去了,就定然是被對岸聚集的野獸吃掉了,隨從只好哭哭啼啼的獨自下山,好在下山順利,一路都沒有遇上野獸山怪。
那知縣挺有名氣,在云頂山一年摔死的人中,也算比較知名的了,去年他的家人還曾來這里祭奠過,長生縣的知縣都來了。
崔南溪張了張嘴,說不出話來,只得再次看向那座夜幕中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