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請三花娘娘多多關照了。”
莫名其妙的,心境便有所不同了。
……
一人一貓回了那破廟。
到的時候又已經是半下午了,一去一來又耗費了一天的時間。不過這個時代向來如此,一切都很慢,幾十里山路之間就會蹉跎掉一天的光陰。
居然又有人來上香了。
還是自制的香,配料和自家道觀里的有所不同,味道清新,似乎還有驅蚊功效,宋游還挺喜歡的。
供臺上多了一條泥鰍。
三花娘娘飛快跳上神臺,湊近那三炷香聞了一口,又強自停下,看向供臺上的小泥鰍,面露不舍,接著扭頭看向門口的宋游:“道士,昨天那個人給我上了香,我還沒去幫他捉耗子呢,還有今天這個人,我今晚能不能去他們家把耗子捉掉啊?”
宋游看著它許久,點了點頭。
“那泥鰍我能吃嗎?”
“想吃就吃吧,反正也是最后一頓了。切記,以后不可以再接受別人的貢品,不可以再吸納香火。”宋游看著眼前這只三花貓,因為吸食香火,它已經有了一些神道的神通,例如它可以知道每一炷香是誰上的、每一個貢品是誰給的,且能籍此找到他們,“吸食香火會讓你不知不覺走上神道,屆時就與香火分不開了,等到哪天沒有香火了你就會衰弱乃至消亡,而且,你會被天宮正神視作邪神。”
“知道了知道了。”
三花貓在神臺上趴了下來,病懨懨的,它舍不得自己的廟子,舍不得自己的泥像和自己的香火,這可都是它幾年如一日的捉耗子辛辛苦苦經營起來的。
這時候就尤其想念當時的小廟。
那個小廟雖然小,也就眼前這道士一半高,但住一只貓是綽綽有余了。雖然遮不了風卻能擋雨,而且在一棵大樹下的它也不容易被人發現,現在想想,簡直就是一個溫馨的小窩。
三花貓更沒有精神了。
等天一黑,它就出去了。
晚些時候,有江湖人來借宿,還帶了城里賣的紅香,哪怕這廟里只一尊泥貓像,也恭恭敬敬點了三支,說了一些江湖人愛說的場面話,又與宋游打了招呼,這才在破廟另一邊住下。
宋游則徹夜打坐,感悟山間靈氣。
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
也不知那三花貓幾時回來,總之
且借一抹霞光
山下村中,一間低矮的土墻茅屋里,一名老婦人在自制土香。
跟宋游在觀里一樣,她有一張木制的香桌,和單人書桌差不多大,上面是一塊約莫一尺寬的平木板,木板上用錐子扎著一沓約三指寬一尺多長的紅紙,用于卷香,下邊是一個裝滿香料的香槽。細看這香料,隱約能辨別得出幾樣熟悉的原料,被打成了粟米大小的顆粒,呈現出青綠帶黃的顏色。
但見老人家用一根與紅紙差不多等長的竹片鏟起香料,在紅紙上傾倒出整齊的一長條,隨即拿出竹簽,折疊幾下將紅紙頂部封了口,用手一搓,十分熟練的就卷起了整支香。
再粘好土香底部,一支土香就成了。
如此一支香卷下來,按秒來算,也就十來秒,而老人家動作流暢,每分力都剛剛好,看著實在是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