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平子拿著碗筷,卻不好意思動(dòng)。
“樂郡銀華,蛩山享樂神。”宋游微笑著對(duì)他說,“道友莫要拘束。”
“蛩山啊……”
文平子頓時(shí)恍然大悟。
“我們一路過來的。聽聞陽州周邊有五位地神,便一一去拜訪了下。”宋游說著,先動(dòng)了筷子。
先嘗了一嘗清炒的土豆絲,又嘗了一口土豆燉的排骨。
沒想到這土豆個(gè)頭雖小,吃起來味道卻是異常不錯(cuò)。土豆絲脆而清爽,排骨里的土豆又足夠沙軟,很快便帶給了宋游熟悉的感覺。
“原來如此。”
文平子也試探的跟著夾菜,渾濁的老眼也跟著亮了一下,隨即倒也恪守著禮節(jié),嘆息著對(duì)他說:“當(dāng)初國師臨走前下令,讓貧道來陽州探查樂郡的享樂神是否老實(shí),若不老實(shí),便將之誅除,又讓貧道來誅除陽都的極樂神,貧道最先便去的樂郡。”
“道士你要飯嗎?”小女童盯著宋游,又轉(zhuǎn)頭看向文平子,“老道士你要不要飯?”
“便請(qǐng)三花娘娘為我們盛一碗吧。”宋游說道。
“多謝三花娘娘。”文平子也恭敬說。
“好的!”
小女童便接過兩個(gè)碗,從高板凳上往下一滑溜,便落到地上,跑去灶屋盛飯去了。
兩碗米飯很快端上了桌。
“多謝三花娘娘。”
“不客氣!”
最近在陽都見到的燕薯大多是白色的,煮熟之后,會(huì)微微泛青,蒸的米飯本就松軟,加之燕薯丁,增色不少。
宋游夾著排骨,帶著濃郁的湯汁,放在米飯上,米飯也因此染了色,混雜著一口下去,松軟的米飯與香甜的燕薯丁,加之排骨湯汁,那馥郁的香味和熟悉的味道,有種此生別無所求的感覺。
“貧道當(dāng)初到了樂郡蛩山,聽說那享樂神雖然為惡,但也不曾傷人性命,尤其最近幾年,不知為何,反倒還有所收斂,只是見他仍舊逗留蛩山,被罷黜后也不肯離去,這才與之相斗。”文平子暫停筷子與他說道,“那享樂神倒也真有些本事,比貧道想的還更厲害一點(diǎn)。”
“這幾位地神都不簡單。”宋游附和道。
“是啊……”
文平子也點(diǎn)了點(diǎn)頭,認(rèn)真說道:“應(yīng)是那享樂神被封在蛩山后,青云宮派了一位道友去給他做了一年廟祝,那位道友雖沒有修行道行,但在道經(jīng)修為上面卻極有造詣。那一年里,那位道友常在廟中學(xué)習(xí)道經(jīng),早晚課從不懈怠,那位地神在山中怕也孤獨(dú),便常偷偷來聽他念經(jīng),耳濡目染之下……說來有趣,每日誦念道經(jīng)的人并沒有修出法力,反倒是偷聽的野神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