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三花娘娘是個小人,凡人看見三花娘娘是個小人,就會覺得三花娘娘弱弱的,很好欺負(fù),就可能會來搶三花娘娘的魚。可是如果三花娘娘身邊跟了這么大一根狼,他們就不敢來搶了。”
“三花娘娘真是天才。”
“對的!”
小女童一邊回答著,一邊蹲下來,用刀子當(dāng)作鏟子,劃了一下地上的一個洞,知曉其大致方向后,忽然發(fā)力,在洞口后方一陣猛刨,沙灘眨眼之間就多出了一個深坑,沙子與水混合,根本看不清里面是什么。
“而且有了狼,還可以請它幫三花娘娘拿著捉的東西。”
“那三花娘娘怎么沒叫狼幫忙拿呢?”
“三花娘娘要自己拿!”
小女童一邊刨著一邊對他說。
“三花娘娘不累嗎?”
“不累!”
剛剛答完這句,小女童就抽出了手來。
這時她的手上已經(jīng)抓著一只竹蟶,而她雖然表情依舊嚴(yán)肅,可眼睛卻是前所未有的明亮,
走慢一些的意義
前方的碎石越來越多。
許多小水洼都不平靜。
若是往常在別處的三花娘娘,定是水坑中再小的魚蝦也不會放過,哪怕只有小拇指那般大小,她也得捉起來。就算道士不吃,她自己也會將之剖洗好曬成小魚干存起來,反正她長得小小的,這么大的魚吃起來也是剛剛好。
可今日在此地的三花娘娘卻不同了。
倒也不是看不上。
三花娘娘很節(jié)省。
而是準(zhǔn)備請小水洼幫她暫時養(yǎng)著它們,等她把大魚大蝦撿完了,再回來帶它們回去變成小魚干。
一路上三花娘娘充分利用自己從當(dāng)?shù)厝四抢锿祵W(xué)來的經(jīng)驗,也充分利用自身本領(lǐng),像是在刻意向道士展示自己的新本領(lǐng)一樣,不斷彎腰去石縫里找躲藏起來的魚蝦蟹,或是搬開石板看,無論藏得再好、再靈活或是再兇猛的動物都逃不過她的貓爪。
有時捉到,都不放進(jìn)褡褳里,在清水里洗一洗,她就往嘴里塞。
到了快中午的時候,她已經(jīng)站在一名戴著斗笠的老嫗身后,看她挖石壁上的貝類、牡蠣了,同時從懷里摸出自己的刀子,低頭仔細(xì)打量。
“夠了。”宋游連忙對三花娘娘說,“三花娘娘的收獲已經(jīng)很豐富了。這樣下去,三花娘娘一天就捉了這么多,之后幾天就很無聊了。”
“之后幾天繼續(xù)捉!”
“吃不完了。”
“可以拿去賣掉!”小女童指著昨天來時的方向,“過了那個村子,那邊的村子就可以賣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