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師弟,今日飯食可不錯。”
“特地殺了兩頭大肥豬。”
海貴聞著撲鼻的肉香味,也是不住咽著唾沫,笑著道:“自從你來了后,南越也是下了血本。好多獵戶都在忙著狩獵,各種野雞野鹿什么的也不挑。整個南越是欣欣向榮,這可都多虧了你。”
“和我其實也沒啥關系,主要是南越的底子挺好。當地雖然有著諸多缺點,但勝在物資足夠豐富。”
寧闕坐在牛車上,面露微笑。身后還跟著諸多老嫗和婦人,以后就由她們負責照顧將士們的衣食起居。
“我的很多改革,還是基于國力。南越國目前最欠缺的其實是文化制度,這同樣是衡量國力的關鍵。就說高句麗,當初就是靠著竊取大奉文化,才有后來的成就。還有倭國,他們不斷派遣使臣來大奉,通過學習借鑒吸收,逐漸發展起來。光靠武力,他們短時間內或許很強,但絕對無法成為大國。”
海貴聞言頓時蹙眉。
打量著寧闕。
“這事兒應該也不難吧?”
“將大奉那套搬到南越國就行。”
“不不不,沒這么容易。”
寧闕頓時苦笑,“你要知道,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大奉最基礎的制度就是郡縣制,將天下分為郡縣。行政體系,則是以三省六部為主,說白點就是郡縣與分封并行。這套制度大奉能玩得轉,但不代表南越國可以。最起碼,現在的南越國肯定不行。”
“因為太過分散了……”
“是的。”寧闕頷首點頭,低聲道:“所以,肯定不能直接照搬套用大奉的行政制度。我是想著先登記戶籍,根據人口多寡先置縣和鄉。只有掌握人口,才能為后續的安排做準備。”
“嗯。”
海貴附和著點頭。
見寧闕也在考慮這事,旋即嘆息道:“其實吧,嶺南現在問題挺多的。他們有著自己的語言,卻沒有文字。他們的農業勉強還行,可是工業方面差得太遠。就包括他們種地也是如此,完全就是刀耕火種,產量極其不穩定。歸根究底,還是工業技術不夠用。”
“慢慢來吧。”
寧闕微笑著點頭。
“現在南越國同樣是內憂外患,當務之急還是先發展兵力。來,也看看他們現在訓練得如何了。”
寧闕看向遠處。
隨著牛車轉了幾個彎,便已抵達演武場。只不過此刻卻只能聽到各種咒罵聲,場內更是亂成了一鍋粥。白羽正帶著人和越人死磕,桀駿則是揮舞著長刀正在咆哮,似乎是在勸架。
“這什么情況?”
“正常。”
寧闕則是淡定地取出燧發槍。
現在燧發槍的產量很低,寧闕手里就這么一把,彈藥更是少得可憐,只有三十發。這玩意兒主要是用來防身的,免得遇到突然襲擊。遇到危險的時候,燧發槍也能起到警示的效果。
看著演武場亂成了一鍋粥,寧闕淡定地裝填彈藥,同時將燧發槍對準了天空。他是早早就料到會有這種事發生,畢竟兩族融合難保不會發生矛盾。加上語言不通,又都是年輕氣盛的壯小伙,一眼不合打起來是再正常不過。
他會跟著一塊,就是想著考驗他們。這種事是早晚都會發生,也沒辦法預防。最好的辦法是打過之后,再好好教育,也好給他們立規矩。
“砰!!!”
驚天動地的槍聲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