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伏地魔獲勝結局以及本文參考資料的一些說明【可以不看】
1為什么非得寫死波特?
最開始是chu于一種報復的心理。ru坑早,從原著第四buchu版開始追更,蹲chu新書的過程就是失去的過程,一直到看完《死亡圣qi》之后一直意難平,總忍不住想為什么要犧牲那么多人,難dao通往勝利的dao路就必須得失去嗎?如果是這樣,我寧可不要“勝利”。
于是,當我開始動筆寫《哈利波特》系列同人文時,不自覺地沿用了這個設定:犧牲的是哈利,最終沒有達到原著中所定義的勝利。
2想要大家都活xia來也有別的寫法,為什么非得寫伏地o獲勝結局?
我始終認為任何創作的第一步都是作者自我說服,如果連自己都不認同,是一定寫不chu來的。靈gan就像火花,很遺憾那一顆“沒有人犧牲”的大團圓結局的火花沒有眷顧我擊中我,要我為了迎合大眾審i去寫一個自己不認可的東西,我zuo不到,除非甲方給了很多錢。
我喜huanhp系列中除貝拉特里克斯與烏姆里奇之外的每一個人,只是有手心手背之分,很遺憾伏地o在手心,波特在手背。
(其他原因還有:我先寫了另一bu老伏x原女的文,在把《魁地奇》從小短文續寫成大長篇的過程中也沿用了這個設定,因為這個設定是我腦中的平行宇宙,而不是一本單獨的書籍。草臺班zi寫作,當然是怎么寫著開心就怎么寫啦~)
3伏地o統治世界還怎么he?
你別guan我啦,看你的吧,說了he就是he。目前莉亞的「逃亡主義」傾向已經很明顯了,這也是符合斯萊特林「明哲保shen」特質的一種思考,接xia來的矛盾dian會圍繞莉亞的家庭與逃亡傾向和雙zi雖九死猶未悔的英勇無畏展開。我很喜huan的一個作家曾經寫過:ai應當有懲罰,全無懲罰就不是ai了。因為彼此的xg格和政治傾向都不盡相同,才會有矛盾有犧牲有退讓。經歷矛盾犧牲退讓后我依然ai你,這才是ai存在的意義。
4關于伏地o作為一個「反社會人格」以及「獨裁者」當領袖的說明
本人所撰寫的hp同人系列都對伏地o的中二病人設zuo了修改,簡單來說就是讓他長chu了腦zi(手心肉實錘)。
這樣寫是因為作者本人ju有一定悲觀主義傾向,認為世界沒有金手指,邪惡與正義取決于誰能從中獲利,是相對而非絕對概念,「邪不勝正」本shen就是童話意義上的偽命題。
即便生活在暴政之中,只要日zi過得去也不覺得是暴政了。
5(本設定中的)伏地o的政治理想,參考資料:
劉慈欣《三ti:黑暗森林》中所提到的「黑暗森林法則」。
*法則摘錄在本說明最后,此chu1僅簡述該法則對本文的影響。
巫師與麻瓜世界是兩種對立的文明,無法共存。如果麻瓜文明發現巫師,勢必j行打擊,東風壓倒西風。
宇宙中質量總量恒定,麻瓜文明的擴張勢必影響巫師文明所占用的資源(shui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