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醫生,你這趟去縣城,是要買啥東西啊?”
先前那位王大娘搓著手,好奇地開了口。
這話一出,車上所有人的耳朵都豎了起來。
周逸塵笑了笑,也沒藏著掖著。
這事本就瞞不住人。
“公社的梁書記獎勵了一張自行車票,我尋思著去縣里把車買了?!?/p>
“自行車?”
車廂里響起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
在這個年代,自行車可是不折不扣的“三大件”之一,是身份和財富的象征。
“乖乖!那可是大件兒啊!”
“周醫生就是有本事,這才來多久,自行車都買上了!”
羨慕的眼神,夾雜著一絲驚嘆,齊刷刷地投向了周逸塵。
“不愧是城里來的,就是有錢。”一個漢子小聲嘀咕了一句,話里帶著掩飾不住的羨慕。
周逸塵聽見了,卻不以為意,只是溫和地解釋道:
“主要也是為了方便?!?/p>
“有了自行車,以后大伙兒誰家有個頭疼腦熱的,我上門也快一些,不耽誤事?!?/p>
這話一說出口,先前那點若有若無的酸意,瞬間煙消云散。
原來是為了大伙兒方便啊!
車上眾人的眼神,立刻從羨慕,變成了純粹的感激。
看看人家周醫生的覺悟!
“還是周醫生想得周到!”
“是啊是啊,咱們向陽大隊有福氣了!”
話題自然而然地轉開了。
周逸塵的目光,落在了王大娘腳邊的一個柳條編的筐子上,那筐子編得細密又結實。
“大娘,您這筐子編得可真好?!?/p>
王大娘一聽,頓時來了興致,臉上笑開了花。
“嗨,這算啥,咱鄉下人,閑著沒事就愛鼓搗這些玩意兒?!?/p>
趕車的張大爺也回過頭來,咧嘴笑道:“小周醫生要是對這個感興趣,回頭我教你!別的不敢說,編個籮筐簸箕,俺老漢的手藝,在咱們隊里可是數一數二的!”
“是啊,周醫生,編東西不難,手上多過幾遍就會了。”另一個大叔也熱情地附和。
你一言,我一語。
幾個莊稼漢子,用最樸實的語言,開始給周逸塵講解如何選條、泡條、起底、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