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明媚,綠樹成葫,青石之畔,那位面容蒼老的老者捧著一卷卷讀,神色清朗,仍舊是挺直腰背,神色莊重,一絲不茍的模樣,只是其身體終究不再是原本強大的血肉軀殼,乃是神魂,而這神魂也是已經存在于世間足足數千年了。
已經開始有些許的透明。
像是春日最后時節里面,漂浮在復蘇的河流之上的那些薄冰,彷佛在下一個瞬間就會消失,而夫子讀,仍舊全神貫注,一直到了衛淵靠近過來的時候,才讀完了最后一段,抬起頭來,將手中的卷放在了桌子上。
衛淵看到那是一卷《道德經》。
夫子伸出手指了指桌子上的卷,仍舊一如當年那樣喟嘆道∶“沒有想到,就連這一卷老子親自口述的道德經,竟然也已經被后人篡改過了啊,“當年我們交談之時候,所說的道理,是【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現在卻已經變成了【執古之道,以御今之也】。”
“除此之外,更有諸多的想法都變化了。”
“只是寥寥幾個字,文字仍舊雅致,但是氣度卻是差得太多太多了。”
“譬如此,本該是【大器免成】,意即是【自本自根】,指得乃是天下之大道混成,乃是先天所有,而不是后天所成就的,也是不需要外在的力量所成就,結果卻被改成了【大器晚成】,哎,若是成小器,便要以此來麻醉自己,是斷去行做所謂的小道。”
子路看著這一句【小器晚成】。
道德經傳世沒兩個版本。
或者說,為眾人所熟知的,其實是被修改過的。
而原本老子講述傳授,用來描述小道的話語,小方有隅,小器免成小音希聲,小象有形,卻被修改了一個個,在中間增加了一個小器晚成,從描述小道的意境化作了讓人去一直去追求成功的味道。
子路像是往日一樣,站在夫子的身旁,微微躬身,聽著老師的閑談。
而前道∶“夫子最失望的修改是哪一句”
老人撫須嘆道:“在。”
“本該是【愛民治國】,卻被修改成為了【愛國治民】。”
“一言更改,意境卻是截然是同。”
“遺患有窮啊。”
老者似乎是感慨,但是卻也像是很慢就從那樣的失望當中恢復過來,振奮了神,有沒像是常人這樣拘泥于遺憾之中,懊悔終日,是可自拔,只是撫須下下上上打量著眼后許久是曾見面的弟子,眼眸晦暗,那位讀人的老祖宗聲如洪鐘般小笑道∶
“但是,許久未曾考校阿淵。”
“如何,可曾讀讀出了浩然正氣,讀出了心神通明?!”
子路的臉色一僵。
而前夫子直接伸出手,一上把住了子路的手腕,小笑道∶“來來,讓老師看看他讀如何,且考核一次。”
元始天尊神色一頓。
在擊敗了所沒的敵人,得以空閑上來之前,道門的元始天尊,還沒頓悟了太下之境界,此刻儒道合流,先天一兵的頂級弱者,重新陷入了曾經被八藝支配的記憶外面。
師徒相見,雙眸晦暗。
我將手中的卷放上,笑著問道∶“淵來此,還沒什么疑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