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那一次,冉求為大世家季氏搜刮民脂民膏,夫子直接砸了碗:
“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
那小子不是我徒弟了,你們直接給敲鼓,削他!
對于這小子不用講什么同門道義,一起并肩上。
擊鼓,進(jìn)軍!
最后的結(jié)局,反正冉求最后還是乖巧的同門了。
類似的事情太多了,這些弟子們都知道,那根本不是被這個時代尊稱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的圣人,如果不注意那通天貫地的才學(xué)和智慧,那只是一個有自己的小脾氣,挑食,喜歡開玩笑,而且一般來說,還很皮實的老人而已,鮮活無比。
他喜歡子路,或許也是因為,面對著自己,只有子路敢正面開懟。
否則夫子太寂寞了。
雖然常規(guī)意義上,是子路被反向摩擦。
不過那一次夫子見南子,子路直接問你是不是動心了,把夫子氣得直接對天發(fā)誓“天厭之!天厭之!”我要是對那女人動心了,就讓天打五雷轟,子路那時的表情如下。
‘真的嗎?我不信。’
把夫子氣得吃不下飯。
“夫子夢想的大同之世么……”
“真能看到,就太好了。”
少年從過往的經(jīng)歷里回過神,微笑著低語,而后站起身來,只是回去牛車的時候,做好了飯。
順便從牛車后面把那一壇醬菜拿出來。
是的,夫子隨身攜帶醬菜。
只是在一眾師兄弟享受著美食的時候,客人來了,那是一位高大的男子,英朗而雄偉,堪稱神將一般,他還帶著幾位少女,以及一個約莫和此刻的少年差不多大的,十一二歲的小姑娘,少年愣住,而夫子卻似乎早有預(yù)料,微笑著頷首。
神將介紹那些女子,最后介紹到這個粉雕玉琢的小姑娘,道:
“這位是玨。”
“她不習(xí)慣表露感情,夫子勿怪。”
“雙玉為玨,是嗎?”
夫子若有所思,而后像是和尋常孩子打招呼那樣,蹲下來和小姑娘平視,筷子上還夾著肉干:
“你好啊,小姑娘……”
傳說中,夫子是龍生虎養(yǎng)鷹打扇。
而上一個有這樣傳說的,是被生母遺棄于山林的大羿。
當(dāng)魁梧的夫子蹲下來的時候,小姑娘不得不仰起頭。
然后看到那巨大的夫子彎腰,俯瞰。
強(qiáng)大的,天神一般的魂魄和英雄的身軀,鋼鐵般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