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劍直接劍和鞘分離
將此劍收入袖袍,只留下劍鞘放于齋宮當中,劍鞘里面,氳滿了寒意,道人拂袖轉身走出,道:“告訴朱家后人。”
“下一次如果還有帝王沉迷修道,禍亂天下,到那個時候,我會再斬一劍。”
有年少宮女顫顫巍巍抬起頭,看到了先前二十余歲的道人,不過走了幾步,鬢角長發已經化作純白之色,和跪倒的百官擦肩而過,嗓音平靜:“至于皇帝,我與朱家有舊,多少顧惜體面?!?/p>
“這一次的話,便說他看破紅塵,化成道人?!?/p>
“隨我修仙而去?!?/p>
“求仁得仁,名留青史,想來亦算余愿已足,當無他求?!?/p>
……………………
后世的典籍里面,往往記載著這樣的故事,皇帝求仙問道,最終誠意感動了上天,派遣仙人下來,所以當時的帝王能夠跟隨者仙人去求仙訪道,當時從江南到京城,沿途不知道多少人見到了仙人御龍飛天的模樣。
但是后人往往不信,將此事當做了某種政治變化的托詞。
之后的皇帝也多有勵精圖治,再不曾求仙訪道,政事也為之一清,故而對此事也沒有多加在意,只是有些野史典籍,將這一年宮中三次大火和此事聯系起來,于本紀之中所寫‘上入宮,忽火發,兵甲齊鳴,道人奉上變道服遁去?!?/p>
而歷代皇帝對于那位傳說中的仙人多加敕封,至于當初的君王,百官在爭議其謚號的時候,為了給那位仙人留下好印象。一番爭執,因其最后所說那句話,故而定下謚號為靈。
好祭鬼怪曰靈,瀆鬼神而不致遠。
在歷史的隱藏角落里,留下了這位皇帝真正的死因。
……………………
歲月不斷往前,吳汝忠聽到了來自于京城的消息,事實上,在他的周圍沒有誰不再談論仙人乘龍入京城,陛下飛升這件荒唐的事情,所有人不敢相信,可是之后,卻發生了皇位的順利迭代。
本來還擔心新皇會不會也想著要學習自己的父親,去打醮齋戒,以求飛升,但是很顯然,這樣的顧慮是多余的,那位太子上位之后非但沒有去學道,還將宮中那些青紫貴人一并逐出了皇宮,甚至于有傳聞錦衣衛追殺而去。
道門龍虎山,封山百年以示自懲。
整個神州似乎又重新走上了前兩百年的發展軌跡,對于皇帝飛升的事情,大家驚愕之后也就慢慢接受了,無論如何,日子總是要過的,那些遙遠的,高高在上的事情,對于百姓們來說,遠不如解除了不必要的稅收。
以及不再年年二三十處的勞役,修建齋宮來得要好。
家里的米缸總是能有些余裕了,不必落得個家家干凈,只是苦了些趁著皇帝喜好修道,投其所好而發達了的家族,現在又逐漸衰敗下去,日日嗟嘆,說這日子還不如十來年前,嘉靖帝的時候。
當然,百姓們偶爾談及前帝,也都會有不滿的語氣在隱蔽地方閑談,彼此竊竊私語著:“先帝勞民傷財,不知道多少人家里空空蕩蕩的,這也的人居然也能夠被仙人指引飛升,哎呀,你說這仙人是不是也貪慕權勢?”
“就是就是,這樣的皇帝也能飛升,這還算是個什么仙人?”
“有眼無珠?!?/p>
“嗨呀,我看著仙人,怕不是也有那如官商勾結的腌臜事情?!?/p>
白發蒼蒼的吳汝忠皺著眉頭,卻也沒有說什么,提了一壺酒,踉踉蹌蹌回到自己家中,當年的事情過去了也已經足足十多年,他也再沒有見到過那灰袍青年,有時候覺得,是不是這一切都只是自己的幻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