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力量所能比擬,與其說是劫,倒不如說其實是在警醒修道者,讓修行者一顆心能夠澄澈無瑕,不為外物所動,故而可以獨參天地大道,道行便可日漸提升。”
藏書閣里,老道人翻看完這許多的道藏,渾身灰撲撲的,卻只覺得心中的疑惑消除了許多,對于參天地大道,以及對于自我心境的修行有所領(lǐng)悟,感慨低語:“不愧是我,道門,不,道家真修的路子礙”
“和如今掠奪靈氣入體,引來雷劫的方法截然不同。”
“天之道,損有余以補不足。”
“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余。”
“古來如此啊,古來如此”
“我且看看著十魔九難之考,道人心中之劫來源于誰。”
張若素翻看前方,神色微微凝滯,大腦一片空白:
“元始天尊降伏諸魔,令其考驗修道者內(nèi)心心性?1
“元始天尊”
回憶先前那白發(fā)道人也聽到了參天地之造化而非奪天地之造化的勸告,回憶自己之前在玉虛宮曾經(jīng)和那白發(fā)道人提起這十魔九難。
卻又未曾說出十魔九難真正內(nèi)容。
回憶李太白,道祖,釋迦自過去而來赴約。
眼前仿佛又出現(xiàn)了那道人雙眸溫和垂落,觀看溪流和微風如見到了歲月和因果,真正淡漠從容,大能氣機,仿佛執(zhí)掌之間便可以把握三千因果和無數(shù)歲月。
一時間頭皮發(fā)麻。
嘩啦一下這本書落在地上。
“元始天尊1
衛(wèi)淵明悟了燭九陰創(chuàng)造的那個法門,看著眼前的濁氣道果,若有所思——是利用清氣壓制濁氣,再以自我強行容納濁世道果,于此便可以將其當做一法門神通調(diào)動運用,雖然無法和徹底容納濁世道體的狀態(tài)相比。
但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具備道體這個級別的大神通。
衛(wèi)淵看了看這東西。
雙眸幽深,看到了一條條因果,諸多的修煉這一法門的方法,以及對應的成功概率,需要花費的時間,需要消耗的經(jīng)歷,以及其中對應的副作用,并且在其中篩眩
有的使用這一法門的方法穩(wěn)妥有效但是耗時間。
有的雖然迅速,雖然立刻就可以使用,但是卻也具備有諸多副作用。
存在被濁氣侵蝕的可能性。
得不償失。
最終衛(wèi)淵找到了一種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既不耗時間,又能短暫提升實力,副作用和后遺癥在可控范圍之內(nèi),就是這事情有點讓他無言以對的沉默,左右悄悄看了一眼,注意到?jīng)]有人發(fā)現(xiàn),然后拈起那道果,克服了心理障礙,像是吃零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