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地解釋了中庸篇開篇的三句話。
而后毫不客氣地反駁西王母,道:“所以,你要我教導他溫良恭儉讓,是讓他扭曲他的天性,背離了他所應該走的道路?!?/p>
“那不是老師應該做的事情?!?/p>
“我已經(jīng)能夠看得出來,這個孩子的性格就像是南山之竹,尖銳筆直,只要砍伐下來,就能射穿犀牛的皮甲,我不可能去讓他學會圓滑,那就像是讓一柄劍去做衣服上的飄帶一樣,說實話,他也不是這個材料!”
“就像是如果傳授他的話,我不可能傳授給他《易》?!?/p>
“他大概率是學不會的。”
老人揶揄了下自己的學生。
西王母皺眉,道:“那你打算如何教導他?”
夫子回答道:
“用禮和義去作為箭矢的羽毛,以智仁勇磨礪他的鋒芒。”
他撫琴低吟以做回答:
“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斬而用之,達于犀革?!?/p>
“吾當栝而羽之,鏃而礪之?!?/p>
“使其入之愈深?!?/p>
我將會讓他越發(fā)剛直,越發(fā)地凌厲。
讓他擁有足以洞穿盛世和亂世的筆直意志。
和絕不會迷茫的內(nèi)心。
這才是老師。
西王母張了張口。
不知為何,總覺得似乎經(jīng)歷了眼前這位老人的教導,那個曾經(jīng)就性格很直接的陶匠會變得更加倔強和頭鐵,或許其他的人無法做到這一點,但是不知為何,作為昆侖主神的西王母能夠真切感知到。
眼前這個老者,是真能把那陶匠轉(zhuǎn)世的性格秉性引發(fā)到最高程度的。
也是最純粹的程度。
仁義禮智信勇,鑄造其天性。
搞不好千年萬年后,那小家伙性格還是筆直如同箭矢。
無論經(jīng)歷多少亂世,仍舊凌厲地貫穿時代。
因為引導這天性完善下來的人,叫做孔丘。
西王母無可奈何,看著那仍舊有些木訥的少年,突而開口詢問道:
“小家伙,你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