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說,更重要的是那十九年來行走過的,真實不虛的地理路線。
陳淵回長安之后就溜達去找應國公府邸。
記錄下的西域記錄,由玄奘轉述潤色,由一名如當年玄奘一般俊美的僧人辯機記錄,但是無論是陳淵還是說石磐陀,都不喜歡這個年輕僧人,石磐陀咕噥道,這就是那種表面俊美,口才厲害的輕佻僧人。
和師父是不一樣的。
至于太宗皇帝。
這位武功君略在整個歷史上都賊能打的君王一眼就相住了那個和尚。
對佛法毫無半點興趣的太宗皇帝,不止一次地希望玄奘直接還俗當他的將領。
其劇烈程度,甚至于在史書上留下了‘逼勸歸俗,致之左右,共謀朝政’的文字,在那個時代的史官,都用出了逼這個字,很明顯太宗的程度已經讓魏征老匹夫看不下去的程度,簡直忍無可忍。
而對于這一點,無論是石磐陀,還是陳淵都表示非常理解。
簡直理解地不能再理解。
就比如,你是一個馬背上得了天下的皇帝,在打算對西域動刀子的時候。
突然有一條在西域一百多個國家溜達了十九年,經驗豐富的壯漢出現在你面前。
這幾乎就是一份活地圖。
這種人才的重要性,完全可以參考冠軍侯的突擊能力。
而且這個壯漢能單手揮舞八百斤禪杖。
威猛無匹,無人可擋。
重要是還很有學問,不是莽夫。
開心嗎?
可是當你打算招攬他的時候,這壯漢表示。
我只是和和尚,我念佛讀書的。
你能忍?
你忍不了。
尤其這個時代的大唐正要恢復神州的榮光,把西域那幫崽子重新揍一遍,玄奘這一條經驗豐富武力值baozha的彪形大漢,太宗眼底幾乎像是放光了一樣。
陳淵對此表示完全理解。
上午安慰了僧人,答應一起想辦法。
下午就本能溜號,把玄奘給賣了。
這一套操作的熟悉程度,讓他總覺得自己是不是在誰身上吃過虧。
至于石磐陀的思維更是簡單。
記錄如下:“被師父引誘(劃掉),吸引的皇帝陛下喜加一。”
反正他們大唐賊能打的皇帝陛下,在貞觀十九年的時候,直接把‘陛下你聽我解釋,貧僧只是個和尚,根本不會武,不是,陛下你聽我解釋……’的玄奘拉到了遼東戰場的前線,要求觀戰。
并且在猛將如云的戰場上,太宗再度要求玄奘還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