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若有所悟。
少年僧人答道:“這就是虛實真假之辯。”
旋即平淡吩咐道:“此次論法,如果只是尋常的道士,你們去就足夠了,如果是龍虎山張若素親自下山來的話,貧僧會去會一會這個時代的正一天師。”
“你們不可能是他的對手。”
他嗓音平靜,一心不染,配合檀香和敲擊的木魚,讓人心中不由寧靜。
仿佛一切因果,皆已注定。
塵世俗人,只需要平靜往前即可。
那老僧心悅誠服一禮,正要離開,外貌俊美的僧人問道:
“對了,還有一事……”
“今天珈藍菩薩也出現在龍虎山,是誰將他喚醒的?”
老僧躬身一禮,回答道:“自稱是三洞四輔之一,太平部之主。”
“珈藍菩薩關云長曾經叫過他的名字。”
“其名的話,……”
“似乎叫淵。”
咚的一聲響動,那老僧心中一驚,卻看到外貌只如俊美少年的僧人手中的木槌重砸在了木魚上,將那木魚敲出一個大洞,敲擊木魚的聲音,轉動念珠的動作,齊齊停滯,許久沒有動作。
很久之后,佛珠突地散亂,滾落一地。
修閉目禪的僧人睜開雙眼。
“你說……誰?!”
………………
衛淵回到博物館后,告訴水鬼自己要閉關。
然后利用青銅器的共鳴的方法,重新來到了山海界。
不過,這一次他沒有立刻離開,而是找到了飛御和武昱,取出一本書遞過去,飛御和武昱接過后,翻開來一看,看到上面是一張張圖片,還有一個個沒有見到過的文字,兩個人都有些茫然不解。
只是旁邊有太古祝禱文字作為標注,他們勉強能明白這文字是什么意思。
衛淵指了指這本書,解釋道:“你們兩個,先讀這一本書,把文字學會以后,我會帶你們去一個地方,去哪兒,應該能學會不少東西,對朝歌城有大用。”
最關鍵的,比如生物的移植栽培之類的。
衛淵記得他們之前還把那宜子孫的崇吾之果截斷一個枝條帶回來了。
飛御和武昱神色鄭重,點頭答應。
衛淵點了點頭,想到了之前帶回來的崇吾之果,隨口問道:“對了,崇吾果的效果怎么樣,你們用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