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順手將那極為奢華,自三皇五帝代代傳下的帝王冕旒放在跪地臣子頭頂。
臣子大驚失色,面色煞白,冕旒玉珠一陣晃動。
那看上去仍舊年輕的男子只大笑道:
“卿若戴戴便知道,前后十二旒壓在頭上,太沉了些。”
“朕不喜歡。”
男子持劍邁步而出,他只是戴冠,身穿墨色的袀玄,但是雙目平視前方的時候,一位位穿著黑甲的軍士半跪于地,皆面色狂熱,玉靈服,不需要十二旒珠的冕……
衣著因為帝王而尊貴浩大。
而非帝王因這衣著而偉大。
他在淮水之岸拜下祭祀,祭祀四瀆之神。
男子扶劍端著酒,看著滔滔涌動的江流,道:
“朕愿天下四海,祥和無波,淮水上下,再無災(zāi)禍。”
“此祭,淮水之神應(yīng)知。”
祭祀之后,將手中玉石和酒拋入淮水。
這樣的祭祀讓微弱的玉靈茫然,它來到神州從不曾見到過這樣的祭祀,旋即男子度過淮水,一直抵達了湘水之地,本來是要順著這里,回返都城,但是在度過湘水的時候,湘水之上突然升起巨大波濤。
哪怕是百戰(zhàn)將軍都壓不下這波濤,生生阻攔男子的腳步。
男子招來那蒼老臣子,詢問道:“湘君神是誰?”
蒼老的臣子恭恭敬敬回答道:“聽說是堯帝的女兒,舜帝的妻子,被葬在這里,成為了湘水之神,接受祭祀。”老邁的博士官員遲疑了下,還是叩首道:
“陛下,您曾自稱功高三皇五帝,恐怕惹來此事,引來湘水神不喜,若要除此難,可下罪己詔,也可自謙以示天下,平各國遺民之心,亦可平復此禍。”
男子問道:“朕自滅六國來,書同文,車同軌,可知出巡為何祭諸神?”
博士斗膽道:“是如同周天子登基祭祀諸神?恭敬地獻上人間的五牲和各種祭品,以雅樂取悅于諸神,以懇求天神眷顧神州,免除災(zāi)禍,風調(diào)雨順。”
男子笑言道:“錯了。”
蒼老的臣子訝然,他夙夜難寐,不知道王的意思,而邯。
在祖龍歸天之后,一個個潛伏于神州的豪杰就像是之前不存在一樣,一個個地出現(xiàn),讓人不敢相信,在過去數(shù)十年中,這些曾經(jīng)攪動天下的豪杰英才為何會默默無聞。
而此玉被席卷而走,最終墜入了水流,落入了另外一個男子手中。
淮水的水君,應(yīng)龍庚辰,之后它一直在這位新的主人身邊修行,直到有一日,那位始終控制著淮水,使其不至于暴動的應(yīng)龍神色卻發(fā)生了變化,來自于遙遠地域的法術(shù)傳訊給他。
“昆侖有恙。”
ps:秦以戰(zhàn)國即天子位,滅去禮學,郊祀之服皆以袀玄。漢承秦故。
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之后,就沒有再戴過冕旒。
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風,幾不得渡。上問博士曰:“湘君神?”博士對曰:“聞之,堯女,舜之妻,而葬此。”於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樹,赭其山。——《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