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可能兩者皆而有之,但現在顯然沒人關心這個話題。
徐志鴻拿出申報材料,只看了一眼標題,對著他有些欣慰地點頭。
“不錯,好好做好好寫!我會讓蛋白質和植物基因實驗室好好配合你做實驗?!?/p>
“遇見困難之后可以隨時來找我?!?/p>
陸時羨申報的項目名稱為《一種經濟類植物原生質體全能性表達及其受阻機理研究》。
這個項目是正兒八經的植物細胞育種領域的內容,同時也是徐院士主要研究領域里植物發育生物學、植物細胞培養、植物生物工程中的一個。
同時也包含作物遺傳學相關內容,也是他自己想做的研究之一。
最后,同時再作為陸時羨的博士畢業設計。
它的意義很不一般。
那么除了現實意義之外,這個項目的學術意義又在何處?
細胞全能性作為現在生命科學領域研究的熱點之一,原生質體更是研究細胞全能性表達機理的一種理想材料。
植物原生質體指的是植物在去除細胞壁之后被質膜包被的裸露細胞。而它在某種培養條件下,后擁有能夠再生成完整植株的性質就是全能性。
這兩個概念合二為一之后就是原生質體全能性。
研究這個項目的意義是能為細胞遺傳學和植物細胞分化研究提供新的理論依據。
同時為體細胞雜交、原生質體介導的遺傳轉化、離體誘變、種質離體保存以及基因瞬時表達等等以葉肉原生質體為對象的遺傳改良研究課題提供一種新的實驗材料和研究對象。
簡單說來,就是可以從生理水平探究原生質體的全能性表達機理提供重要的理論證明。
遺傳、分化、育種。
擁有這幾個關鍵內容的項目,匯聚了他所有的熱情和期望。
總的來說,以它作為陸時羨博士畢業論文,不管從內容還是意義上說。
它都是合適的。
()
1秒記住品筆閣:。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