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可惜,現在的大學生沒法上,現在的大學也都是《陽氣壯骨篇》。”
旁邊一名等客人的出租車司機嘆息道:“高中生才麻煩呢。”
“像是我女兒他們,現在都得普及養氣篇,本來就沒太多時間去做卷子,現在還要每天花一節晚自習去培養氣感,這不是浪費時間嘛。”
“不過現在修行的話,養氣丹藥是社區免費發放的,過了這時間就沒這機會了?!?/p>
青年舔了舔唇,想到看的小說,道:“那不知道能不能嗑藥流。”
把周圍兩個嘮嗑的人嚇了一跳,連忙勸阻道:“你瘋了,是藥三分毒,嗑藥流嗑出問題來怎么辦,而且啊,人排毒可是靠著腎臟,你這小伙子,年紀輕輕的,不怕腎虛?”
那青年聽到那兩個字,下意識縮了縮跨。
“這,真的嗎?”
出租車司機一拍手,道:“嗨呀,那還能假了?”
“這可是龍虎山張天師說的!”
“噗……”
衛淵正在喝水,差一點直接噴了,引來那幾人的古怪視線,衛淵連連抱歉,只是還是忍不住想要笑,肩膀抖動,丹藥當然不能多吃,或者說多吃了也沒用,運功搬運的速度有限,吃太多就相當于公路上太多車,最后反倒會直接堵車,便秘似的半點不動。
而搬運氣機也是要耗神的,一不小心就像是汽車走錯道。
就像本來是單行道,結果好家伙一腳油門直接轉向,當場連環大車禍。
連公路兩邊兒的建筑都給撞塌了。
這就是走火入魔。
其實說白了也沒什么深奧的,衛淵當時提議這么寫書里的時候,一幫老道士你看我,我看你,有種吃了老八同款的表情,萬萬沒想到,修行運氣居然也能用這種生活化的方式說出來,最終十分心動,卻還是沒有同意,十動然拒。
衛淵后來聽阿玄說,這些加起來五百來歲的老道士們恨得咬牙切齒。
為什么不改版?
當年老夫們背書的時候背得頭皮發麻。
什么之乎者也,過玉門,上天庭,錯一個字直接就是伸出手來,啪一個竹板板就砸了下來,好不容易小道士熬成了老道士,能夠看著小道士們背書,心里頭正爽著,你這樣一搞,我們當年豈不是白背了?
不行,心里不平衡。
這心態就仿佛每一年軍訓的時候哭爹喊娘,盼著下雨,可等到大二,就肯定愉悅無比看著大一的小崽子們,順便扛著西瓜從這些小家伙們前面溜達過去。
恨不得做法祈求太陽老公公每天嗑藥上崗。
而且這種做法祈求晴天的畫面,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里一定會有選修‘祝禱科’的大學生搞出來。
畢竟在搞活兒這種事清上,年輕人們從來沒有讓神州人民失望過。
最終是張若素拍板定下來的。
衛淵的比喻,現在刊印的幼兒園教材里面用上了,這種修行的基礎還是從小培養比較好,所以那本書的主筆上,就多出了衛館主這一行名字,至于為什么做出這樣的決定,并不是張若素已經沒有了那種老道士看著小道士背書的暗爽感覺,而是另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