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一和趙義臉色微有詫異,不解其意。
老道將兩幅畫卷收好,難得解釋道:“你們都是我微明宗的弟子,也算是正一一脈,可知道現在正一道授箓的規矩么?”
趙義老老實實道:
“我們這代授箓是依據五十三代天師張洪任所傳的《天壇玉格》,初受《太上都功經箓》,升授《太上正一盟威經箓》,加授《上清五雷經箓》,加升《上清三洞五雷經箓》,《上清大洞經箓》,《三清三洞經箓》,不過最后的上清箓是只有天師才能得受。”
老道人嘆道:“不錯。”
“可是你可知,古時的授箓要比當代繁瑣許多。”
“且不提那上清箓二十四階,就只是尋常道人,所受之箓是為太上正一盟威寶箓,太,最尊也。太也,極也,通也。三界獨尊,眾圣之極,即所謂道君也。此箓而言老君也,授正一盟威箓於三天法師,以傳于世。”
玄一好奇道:“盟威箓?”
老道人搖頭答道:“并非當代太上正一盟威經箓,而是太上正一盟威寶箓,此箓共有二十四品階,以應上八景、中八景、下八景,自仙靈百五十將軍箓啟,歷經修持得以授箓。”
“其中繁雜,也有一些箓是專門應對特殊情況而授,并非是常規的箓,譬如《太上正一盟威斬千鬼萬神箓》,位列盟威寶箓之一,道藏曾言明此箓兇性太強,不可常用。”
“而等到修行高深,也會有《太上辟邪箓》《太上解六害神符箓》,我們現在只知道這些箓文位列于十余階,卻不可定數,隨師而傳。”
“當時的箓分類極多,針對性也強,相對應的,施法就會簡單許多,對于儀軌的要求沒有特別嚴苛。”
“當時的三天法師外出,若是要對付鬼物,便請一道《太上正一盟威百鬼召箓》,若是要代表天師府外出巡查各處地祇,便請《太上正一盟威考召箓》。”
“各有針對,極為有效。”
“但是也曾經出現過弟子面對的敵人棘手,而所配之箓又無法應對這情況,又因為代代天師真傳,不斷開辟新的法壇,若是還按照往日的規矩,箓文種類只會越來越多,越來越繁雜。”
“那種明明道行足夠,卻因為配箓不妥當而陷入險境的情況也會越來越多,所以五十三代天師便將箓文刪繁去簡,變作簡單的五類,譬如盟威箓,只要是授箓弟子,掌握法壇儀軌,道行足夠,便能施展二十四品階一切法術。”
“當然,相對應的,法壇會變得更為繁瑣,儀軌禹步更是一步不能出錯,可能錯了一步,你想要施的是除魔法,施展出的就變成驅病咒,這也算對于弟子授箓要求變高。”
“但是困難也比因為發現配箓不同而落入險境要好得多。”
趙義和玄一聽得入神,反應過來:“您是說,那位道長之所以能隨意施展法咒,是因為他還遵守古代箓文體系,所以對于儀軌的要求沒有那么嚴格?”
老道人嘆道:“是啊,只是不知他此刻佩的是龍虎斬邪箓,還是都天九鳳破穢箓這種專長于斬妖除魔的箓文,不過,封土為壇,他能壘石為壇,道行和輩分定然極高。”
“好了,既是祖天師傳人,也不必再擔心,都下去吧。”
“太平道的東西,明日應該就到了。”
玄一和趙義神色一凜。
太平道之物抵達微明宗。
這意味著,即將押送此物入京,引邪道現身。
皆起身行禮退去,趙義離開時候,忍不住問道:“師叔祖,您說還有天師上清箓二十四品,那二十四品都有些什么?”
老道人抬眸,雙目于燭光之下極為幽深昏沉,面容平靜緩和,道:
“天師箓……”
“我只記得,第十一品,名為元始玉皇譜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