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曹操出兵了!
準確的說,不是曹操出兵,而是曹朋出兵曹軍出聲,在諸葛亮而言,本應是一件好事。畢竟,曹軍出動,勢必會讓江東緊張起來,對于諸葛亮游說江東的計劃來說,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事。偏偏,諸葛亮卻始終無法〖興〗奮起來。
因為曹朋打得,是益陽!
益陽之得名,據東漢長沙太守應劭言:居益水之陽,故名益陽。
《尚書,禹貢》記載:早在遠古時期,益陽便屬古之九州的荊州。
春秋時為楚地,戰國時隸屬楚國矜中郡。公元前221年,秦國滅楚,置長沙郡,下設益陽等九縣。到西漢時,郡縣和封國兩制并行,故而益陽又隸屬長沙國,武陵郡,統歸荊州刺史部。到了東漢,廢封國,而立郡縣,于是長沙國又改為長沙郡,而益陽也就從武陵郡劃分出來,成為長沙十一縣之一。
然則,武陵郡和長沙郡對益陽的歸屬,一直爭論不休。
畢竟益陽縣曾歸屬武陵郡,但又同時在長沙國的治下。而今劃分出去,武陵郡自然不同意。
這牟官司,從東漢初一直到東漢末,也沒能做出結論。
反正大家都知道,益陽歸屬長沙郡,但長沙郡對益陽的掌控力,又受到武陵郡影響,非常薄弱。
劉表進駐荊州,把益陽戈1分長沙郡。
而且以其假子劉磐為長沙郡太守,才算走了結了這一段公案。
益陽北近江水,東北便是煙波浩渺的八百里洞庭。西面和西南部有延綿千里的雪峰山為屏障走進入長沙郡的咽喉鎖匙。一旦益陽攻破,則長沙郡門戶大開。不過,益陽也不好打不僅僅是因為其地勢不易于大軍征伐,更因其距離羅縣很近,使得難度隨之增加不少。
羅縣,而今為江東所有。
別權命太史慈屯扎羅縣,與泊羅淵水軍遙相呼應。
如果曹軍攻打益陽,勢必要驚動江東兵馬。而今江東和劉備雖然沒有達成統一戰線,可彼此間的協作卻始終保持。這也是為什么說,攻打益陽難度較大的原因,牽扯到了方方面面。
諸葛亮對此,即欣喜,又有些緊張……
h十件件件件件件h十十件件h十件件件件件件h十件件件建安十三年二月中,在經歷了短暫的熟悉和休整之后,曹朋終于有所行動。
十三日曹朋命龐德率本部出擊,逼近益陽。同時,由于杜畿率領水軍進駐洞庭湖,也使得曹朋心里多了一分把握。杜畿在抵達洞庭湖后,立刻向東逼近在距離泊羅淵百里之處,扎下三十里水軍營寨。
水軍主帥周泰徐盛大驚,嚴陣以待,同時又與太史慈聯絡,以泊羅淵和羅縣為防線,形成了一道防御體系。太史慈更命人過洞庭湖指責曹朋,輕啟戰端。
虞翻,字仲翔年四十四歲。
會稽余姚人,是日南太守虞歆之子。曾為會稽太守王朗部下功曹后歸降孫策,入仕江東。
此人是經學大家,又精通《易》。
此前,朝廷曾辟虞翻為御史,卻被虞翻拒絕。
而今在別權帳下,任騎都尉之職。此次隨同太史慈進駐羅縣,為軍師祭酒,地位頗為崇高。
他親赴漢壽,指責曹朋。
“今曹公頻繁出使江東,所為者,不過兩下和平。
而大都督卻調動兵馬,莫非是要開啟戰端?若如此,江東上下,必不退縮,還請大都督三思。”
這也是一個留名青史的人物。
曹朋端坐于都督府大堂之上,上上下下打量這位江東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