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面前的這份唯才是舉令,記憶中是在建安十五年出現。
現在,不過建安十一年,唯才是舉令整整提前了四年,又將會給這個時代,帶來什么變動?
唯才是舉令,也是曹操的一大功業。
在唯才是舉令發出之后,他啟用了大批寒門士子,削弱了世家子弟對朝堂的影響力,更進一步降低了漢室朝廷的影響。前面說過,東漢與西漢的建立,有很大的不同。劉邦建立漢朝,靠的是一群庶族而起家。換句話說,楚漢之爭,是一場庶族和世族之間的較量。結果作為庶族代表的劉邦取得了勝利,而作為世族代表的項羽,則被劉邦所敗,自刎于烏江……
不過,世族并未就此沉淪。
叔孫通制定禮樂,為劉邦樹立了威望。
而后,西漢漸漸由庶族而轉為世族所統治,最終被王莽所篡。
于是有劉秀起于南陽,靠的就是南陽世族的力量。如果說,東漢是以這些豪強世族為基礎而建立起來,絲毫沒有錯處。曹操,起寒士而用之,對于漢室朝廷而言,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曹朋一直認為,曹操的唯才是舉令,很好。
但問題在于,他缺乏延續性,最終被曹丕推翻。啟用寒門庶族,必然會帶來和世族之間的矛盾。這其中需要一個緩沖的過程,需要曹操慢慢調和,并進行梳理,才可以做到平衡二字。
可惜,未等梳理成功,曹操便死了。
而后的曹丕,遠沒有曹操那種雄才大略,以至于無法延續他的政策,才使得世族重新抬頭。
曹朋覺得,若多給曹操一些時間,說不定就能使二者平衡。
或者說,在吸納了足夠的寒門庶族之后,曹魏政權培養出一支新興的世族力量,可以對抗舊有的世族力量,也許能夠更加長久。只是,曹丕沒有能理解曹操,而曹操也未能完成心愿。
曹朋培養曹沖時,曾不斷灌輸唯才是舉的概念。
可惜,在調教了三年之后,曹朋離開許都。而曹操對曹沖,又是一種放縱的態度,很少卻涉及曹沖的學問。以至于在鉆研了董仲舒留下的文典之后,曹沖的思想,漸漸發生了變化。
這不能怪曹沖,這與他的身世,有巨大關系。
拋開他曹二代的身份不說,單以他母親環夫人的出身而言,便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曹丕在世時,拉攏了大批世族力量。而環夫人在無奈下,選擇了吸納寒門庶族的力量來對抗。可問題是,環夫人本身就是出身于世族家庭。瑯琊環氏雖然比不得那些中原老牌的世家大族,卻畢竟也有百年之久。一個世家出身的環夫人,又怎可能真正的接受寒門庶族力量。
所以,當曹丕死后,世族開始出現動搖。
環夫人便開始改變了策略……
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她對曹朋的態度。最初,環夫人是想要曹沖得到曹朋的幫助,而穩固地位。換而言之,在曹沖拜師時候,環夫人把曹朋視作同盟,那是一種相對平等的關系。
但隨著曹丕一死,環夫人的思想也在發生變化。
她想要敲打一下曹朋,也就是說,她已經在悄然不經之中,轉變了她和曹朋之間的關系。從最開始的平等,到后來視曹朋為下屬。這種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曹沖的思想。
畢竟,曹沖追隨曹朋,不過三載。
可他如今十歲,從小就跟在環夫人的身邊。
就影響力而言,曹朋終究無法和環夫人相提并論……而等到環夫人后悔的時候,曹沖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主張。這也是為什么環夫人要他去拜見曹朋,而曹沖卻裝病,不肯前往的原因。
他一方面,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曹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