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漢武帝也是在舉國平靖以傾國之力在河西推行屯田,才獲得了成功。
屯田,是一個好辦法。
可問題在于你的人口,從何而來?
難道全部從內地遷移?自秦以來中原向邊塞地區數次遷移,雖得一時勝利,卻都無法長久。秦始皇如是,漢武帝如是,光武帝亦如是……,曹操,有何信心,令屯田長久推行呢?要知道,河西地區的混亂,甚至比中原地區更甚一等……
“公威,此時前往河西,恐非時機。
孟建道:“我亦知此時往河西非最佳時機,可若是等到了最佳時機,我去又有何意?f元在信中言,正因河西糜爛,才是我輩建立功業的好時候。我已和州平商議”他也同意我這個想法。州平不日,將往徐州,觀察海西屯田以及下郊行會之事。我留在書院,也無甚大用,所以和老師商議之后,決意往河西一行。”
“老師也認為,河西之事可為?”
司馬徽手持鶴翎蒲扇,輕輕扇了兩下道:“可為不可為,尚未可知。
但曹友學有一句話說的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導;名師指導,不如自己去悟。有些事情”終究是要自己決定。公威既然決意應邀前往河西”我也不好阻攔,且看他造化如何……”諸葛亮頓時沉默無語。
他抬頭看向龐林,“士炯也要去嗎?”龐林,是龐統的兄弟,年二十一歲。
他笑道:“我尚未決定,只是想去看看而已……,畢竟現在這河西只是個設想,能否成功,尚在兩可。我已有三載未見兄長,所以借此機會,于公威大哥同行?!敝T葛亮點了點頭,有些猶豫不決。
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應該往河西走一趟呢?
“孔明,今喚你前來,還有一樁事與你知。
前些時日,蔡家有意將女兒嫁于你,為此事還專門找到了龐山民商議。你阿姐似乎也頗為滿意,故而讓我轉告你”過幾日到襄陽城里走一趟”順便看看蔡家女兒。”
蔡家女兒?諸葛亮有些猶豫。
他想了想,“若只是看看,那我走一趟倒也無妨。
只是學生如今學業未成,恐怕,對了,公威你們何時啟程?”
“明日一早便動身。”
“這么著急?”
“倒也不是說著急,而是河西天寒的早,若去的晚了,恐怕會耽擱行程。此時前去,正可查看河西情況。若到了隆冬時節,會有許多麻煩……,早一日過去,多一分了解。”
“既然如此,那今晚我們當不醉不歸。”
諸葛亮心中頗有些不舍,孟公威慨然答應。
司馬微坐在一旁,面露笑容,看著諸葛亮等人,暗自道:“也許”就要開始了!”
曹朋回到駐地以后”徑自找到了田豫。
“我找到了蔡大家?!?/p>
田豫一怔,頗有些驚喜道:“蔡大家今在何處?”
“左賢王劉豹帳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