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衡被殺,還是引發出了荊襄的震蕩。
江東士人未必能看得上稱衡,可如果稱衡死在黃祖手里,那性質就不一樣了。
孫堅,就是被黃祖所殺”……
所以張昭召集江東士人,準備撰文討伐黃祖劉表。
荀衍才懶得參與這種是非里面。他本來就看不上稱衡,所以即便是王朗相邀,也婉轉拒絕。
在書房里,荀鮮冷笑三聲。
,“奉孝曾言,稱正平不得好死,如今果然被他說中。””
曹朋在一旁忍不住問道:“先生,稱衡被殺,何至于張子布如此興師動眾?””
荀衍一笑,“張子布也不過如此,迎奉吳侯耳。”,張昭討伐黃祖,其實就是順著孫策的心思罷了……
曹朋聞聽,沉默不語。
不得不說,張昭這一番作為,的確是引發起江東士人的一番爭論。
想當初,曹操殺了一個邊讓,令充州士人暴亂;稱衡,自然無法和邊讓相提并論,但或多或少,還是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之后幾天里,吳縣大街小巷,都在詩論黃祖殺稱衡的事情。
“早就知道那劉表沽名釣譽,如今看來,果然不羌””
“沒錯,稱正平雖說也有狂悖之處,但罪不至死嘛……他才學不差,何至于竟遭砍頭之禍?”,“要我說,還是吳侯氣量恢宏。
“沒錯,吳侯雖說年紀不大,可這氣量,連曹操都比不得……”
諸如此類的討論”隨處可見。
張昭在發出繳文之后,便再也沒有任何聲息和動作。
他似乎很認同這種民間里私下的討論,而且這種討論,在某種程度上,確實增強了孫策之聲威。
曹朋一身便裝”坐在酒肆里,靜靜聆聽人們的議論。
在他身旁”闞澤恍若聾子一樣,喝著酒,品尊菜肴,表現出愜意之色。
從華亭回來已有六天。荀衍似乎又回到了早先的那種狀態。每天走親訪友,忙的是不亦樂乎。
不過”他不再帶著曹朋出門,身邊基本上都是讓夏侯蘭跟隨。
這也使得曹朋這些日子變得很悠閑。沒事兒的時候,就和闞澤一起聊天,有時候出門喝!杯水酒。闞澤呢?好像已經忘記了那天曹朋說過的話,陪著曹朋在吳縣大街小巷穿行,或是介紹吳縣人情風貌,或是在這種不起眼兒的酒肆里,品嘗美酒佳肴,過的是同樣快活。
“兄長,你對稱衡之事,如何看待?””
闞澤醉眼迷蒙,搖了搖頭”“阿福,你認識他嗎?”,“誰?”,“就是稱正平。””
“呃,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