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曹朋知道,那是個地名。
但姓氏中有濮陽這個姓氏嗎?曹朋還真不太清楚。他知道諸如南宮啊,西門啊,東方啊,司馬之類的復姓,卻是頭一次聽說有濮陽這個復姓。不過想想,似乎也很正常。這年頭很多姓氏,是根據地名而來……難道這濮陽闿的祖上曾居住在濮陽?所以才有了濮陽這個姓氏?
有一點曹朋可以肯定,濮陽闿肯定不是三國演義里的人物。
否則這么拉風的姓氏,就算是龍套,曹朋多多少少也會有點印象……
其實,曹朋心里面還是有些偏向鄧芝。畢竟那是在歷史上,證明過自己才能的人。但曹朋又有些擔心,鄧芝會不會來呢?鄧芝即便是過來了,是否會聽從鄧稷的命令?論才華,鄧稷未必高于鄧芝;論門第,鄧芝好歹也是前江夏太守劉祥的門生,比鄧稷可是強出不少。
一個出身好,才能高絕的人,是否愿意屈從于鄧稷帳下?這仍舊是一個未知數。
當然了,也許鄧芝會因為兩家的情義,而愿意幫忙??墒悄軒偷绞裁闯潭??似乎也不好說。
在歷史上,鄧芝早期默默無聞。
似乎是在白帝城之后,才隆重登場,得到了諸葛亮的重用。
此時的鄧芝,與歷史上的那個鄧芝,是否會一樣?這也是一個曹朋不敢肯定的疑問……
但總體而言,曹朋還是傾向鄧芝。
不過,郭嘉推薦了濮陽闿,說明此人也不同凡響。
以郭嘉那種才情高絕,內心極其驕傲的性格而言,他既然這么推薦濮陽闿,絕不是無的放矢。
也就是說,濮陽闿可能在目前而言,于鄧稷是最為合適的幫手。
至于什么名聲?
曹朋還真就不太在意。
這年頭,生存才是第一位。
濮陽闿偷雞也好,從賊也罷,只要他有真本事,就值得一用。
至少,以鄧稷目前的狀況,好像還沒有資格去挑選別人。有漢以來,君擇臣,臣亦擇君……說不定人家濮陽闿未必能看得上鄧稷,之所以點頭,還是看在郭嘉,或者荀彧的面子上。
如果鄧芝不肯過來,或者來了不肯效力,濮陽闿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
“姐夫,既然是郭祭酒推薦,那肯定是經過一番考校。我覺得,你不必要考慮太多,不妨先征辟此人。如果他確有本事,你也多一個幫手;如果他德行確實太差,你到時候也有話說。連人都沒見,便一口回絕出去,說不定平白得罪了別人,還會讓郭祭酒面子上不好看。”
前世那奪命的一槍,讓曹朋的性情中,多出了一份圓滑。
做一個決定容易,可作出決定之后,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他也必須考慮清楚,以免遭遇危險。
東漢末年,和他前世生活的世界不同。
前世好歹也是法治社會,不管那是真法治,還是假法治,總歸是有那么一副幌子掛在上面。
而在東漢末年,說穿了還是人治社會。
天曉得什么時候會有什么人崛起,萬一得罪了,那可就是萬劫不復。
鄧稷思忖片刻,覺得曹朋說的也有道理。
“那我去和奉孝說,同意他的人?”
“姐夫啊,你以為你是誰?”曹朋的口吻,陡然變得嚴厲起來。
鄧稷一怔,心里沒由來的就是一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