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曹公還說了什么?”
“曹公說,過些天,會讓人送來諸冶監卷宗,待熟悉之后,年前去滎陽河一作坊就職。”
“河一作坊?”
曹朋開始頭疼了。
河一作坊,也是諸冶監的另一個名字。
位于后世古滎鎮的漢代冶鐵遺址,距離河南省省會鄭州市,大約有二十多公里,屬惠濟區。
據說,這河一作坊,始建于東漢初年。
整個作坊,南北長四百多米,東西寬三百多米,總面積超過十二萬平方米。有大型煉鐵爐兩座,水井十二眼,淬火池三十余座,烘范爐十三座……是東漢時期,最大的一座冶鐵作坊。
由于東漢定都于洛陽,所以將諸冶監,就設在了滎陽。
黃巾起義之后,這座幾乎是供應大漢四成兵器的作坊便被廢棄。直到曹操遷都許縣之后,才重又開設。從許縣到滎陽,不過百里路程。騎快馬,一天內便可以往返,距離并不算遠。
“朋兒,爹做官了”
曹汲突然間瘋了一樣,仰天大笑。
曹朋連忙上前,一把將曹汲保重,大吼一聲,“爹爹,醒來”
有時候,意外的驚喜,會讓人迷了心竅。最明顯的一個例子,莫過于后世那本儒林外史里的范進中舉。此時,曹汲的狀況和中舉的范進頗有些相似。曹朋連忙上前,把曹汲喚醒……
“爹爹,你現在出任那諸冶監的監令,其實未必是一件好事。”
曹汲清醒了許多,詫異的看著曹朋道:“朋兒,你這話是什么意思?”
“你知道諸冶監的情況嗎?”
“叔孫之前,曾對我談過一些,也算是知道。”
“知道?”曹朋冷笑一聲,“爹,你知道諸冶監是做什么的,可你了解諸冶監的流程嗎?諸冶監掌曹公三州十數萬兵馬兵器。什么樣的兵器,算是合格?什么樣的兵器,不算合格?你知道這個標準嗎?還有,三州數百家工官,那些工官有背景,哪些工官沒有背景,你可清楚?
河一作坊,本身還擔負著供應兵器的職責。
每年造多少刀?造多少矛?造多少弓矢?造幾多甲胄?你有沒有了解過?那諸冶監之下,尚有監作,錄事……這些人你如何使用?每年怎樣造計劃,先造什么,后造什么,你能妥善安排嗎?”
“這個……”
曹汲聞聽,頓時慌了。
“爹,我原本是想讓你從監作做起,熟悉里面的情況,而后再圖謀未來。
可現在看來……爹,咱們立刻回去,找姐夫商議此事。其實,論技藝咱不怕什么。可當官,可不是技藝好就可以。你得要有手段,還要有心計才行……不行,當務之急,先要給你找個幫手。”
說著說著,曹朋越發覺得嚴重,也有些亂了方寸
他起身道:“夏侯,周倉,趕快備馬,咱們立刻趕回塢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