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他得到了‘劉皇叔’的頭銜以后,才算開始組建班底。
君不見,連黃巾賊的劉辟龔都也過來相投?究其原因,正因為他那個‘劉皇叔’的出身。
曹朋現在,連未發跡的劉皇叔都比不得,憑什么去招攬別人?
人貴在有自知之明
曹朋這一點還算做的不錯。和魏延相識以來,用種種小手段和他拉近關系。至于日后……日后再說吧。
他現在還沒有那個資格,去妄言未來。
魏延聽了曹朋這一番話之后,禁不住陷入了沉思。
憑心而論,他比曹朋的情況好很多。至少他有一技之長,也能算得一員武將。可問題是,除此之外,他和曹朋的情況又極其相似。同樣的出身卑賤,同樣的毫無名氣。這樣子冒然投奔到曹操的帳下,又能如何?了不起從一個伍長,或者什長做起,一步步的往上攀爬。
自家的性情,自家清楚
魏延當了六年的兵,戰功數之不盡,最高也不過是做到屯將。
哪怕曹操再有識人之明,自己這么過去,估計也需要五六年的時間,才算是可以進入曹操視野。
再過五六年,虛兩歲的話,可就快而立之年
沒個引薦的人,有時候還真是一件非常頭疼的事情。可這個引薦之人,又豈是容易找到?
想到這里,魏延不由得看了曹朋一眼。
明媚的陽光里,曹朋瘦削的面龐,還存有幾分少年稚氣。不過那清澈的眸光,流露出一種非常沉穩干練的氣質。
其實,阿福說的頗有道理。
他大局那么好,對世事的觀察力也強。
若不出意外的話,將來一定是能夠出人頭地……倒不如和他一起,先闖出一些名聲再說?
這念頭在魏延腦海中一閃即逝,旋即搖頭否定。
我和阿福的情況不一樣,我已過了雙十年華,若不奮起,只怕將來難有成就;而阿福年紀還小,他有足夠的時間和理由去成長,去積蓄力量。若我現在只求依附,將來怕無法和他同席而坐。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
魏延同樣。
而且他性子驕傲,不可能容忍自己去依靠一個比自己還要弱的人小孩子。如果真如此,他當年就不必理睬義陽武卒,直接投奔文聘就是。再不濟,現在也能做到郡曹的位子……
兩人各懷心事,一路上沒有再說話。
忽然,魏延停下腳步,伸出手一把攫住曹朋的胳膊。
“魏大哥,這是何故?”
“聽”
魏延一臉凝重,做出側耳傾聽的模樣。
曹朋連忙凝神自己聽去,隱隱約約,只聽到遠處傳來人喊馬嘶的聲音。不時的,還伴隨有一連串的慘叫聲,被和風裹著,傳入曹朋的耳中。
前面在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