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龐山民又腳了幾句之后,龐山民拎著酒告辭離去。
諸葛亮一個人獨坐于窗旁喝著悶酒,越喝就越覺得難受。
“步出齊城門,遙望蕩陰里。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
問是誰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紀(jì)。
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誰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
諸葛亮本就算是齊人,對于春秋時的齊國國相晏子,素來崇敬。他自覺才華不遜色晏子,卻苦于報國無門。而今,漢室衰頹,而曹操大肆采用寒士,令諸葛亮心中多有不喜。偏偏劉表又是個沒大志的人,即便投奔了他,又能有什么用處?
自己這一身才學(xué),該為何人效力?
他越想越覺得郁悶,歌聲漸漸高亢起來……
不遠處,一個白面長須的中年男子,身穿一件尋常的便裝,正和一個英武的男子對酌。
聽到歌聲,那中年男子不由得抬起頭來。
“仲業(yè),那歌者何人?”
英武男子扭頭看去,旋即笑道:“我當(dāng)誰在放歌,原來是孔明。
“可是那水鏡山莊,有臥龍之稱的諸葛孔明?”
“正是!”
中年男子聞聽大喜,執(zhí)著英武男子的手臂道:“不知仲業(yè),可否代為引見?”
“這有何難?”
英武男子起身,和中年男子邁步走了過去。
“孔明,何故在此獨酌?”
“啊,是文聘將軍。”
諸葛亮一見那英武男子,趕忙站起來,拱手一揖。
文聘呵呵一笑,拉著中年男子在旁邊坐下,“孔明,我來為你引介,此乃大漢皇叔,左將軍,豫州牧劉備劉玄德。方才聽你放歌,故而前來打攪,還望孔明勿怪。”
劉備?
諸葛亮疑惑的向那中年男子看去。
劉備面帶笑容,“久聞臥龍之名,今日一見,乃備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