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海西的確是出了事,但并非壞事,而是好事。鄧叔孫抵達海西之后,除惡霸,滅海賊,誅殺薛州,整治商市,并封鎖了鹽路。同時,鄧稷還遷三萬海民入海西,并決議屯田。
此前君明和仲康二子,皆已返回許都,言鄧叔孫已掌控海西,站穩了腳跟?!?/p>
“遷海民,屯田?”
曹操露出驚奇之色,半晌后突然勃然大怒。
“獨臂參軍好不知事,如此妄為,實不可原諒。
文若,你立刻手書一封,即日送往海西,對鄧叔孫嚴加斥責,命他休得在海西,再生事端?!?/p>
曹操這突然變臉,讓花廳里眾人不由得一怔。
既然曹操翻臉,那就沒有必要再討論下去,所以眾人也就隨之閉口不談。
又商議片刻,眾人散去。
曹操卻喚住了郭嘉和董昭二人,領著他們來到了花園里。
“公仁可知,我剛才為何發怒?”
董昭搖搖頭,表示不太明白。
而郭嘉卻笑道:“主公,所為虓虎邪?”
“奉孝果然知我。”
曹操一掃先前在花廳里的冷厲之色,哈哈大笑起來。
“公仁,你且與我細細講來,這海西的事情。”
董昭身為司空祭酒,等同于秘書長的角色。所有過往公文,都熟記于心,對于海西的事情,倒也不算陌生。于是,他把海西發生的種種事情,詳細告之曹操。哪知道,曹操卻眉頭緊蹙。
“這鄧叔孫身邊,似有人為之謀劃啊?!?/p>
“哦?”
“聽之前文若和奉孝所言,鄧稷此人雖有才學,但畢竟小吏出身,這格局有些狹小。我原以為,他若能站穩海西,至少需半年時間。哪知短短數月,他不僅站穩了腳,還將海西控制于手中。此當非他所能……若真有此大才,只怕文若和奉孝,早就想我推薦,是也不是?”
“這個……”
曹操笑了笑,“鄧稷身邊,有何人相隨?”
“初時,只陳留濮陽闿為其佐吏……除此之外,似只有一個內弟相隨。”
“內弟?”
“就是河一工坊監令曹雋石之子,名叫曹朋。
據說此子頗有才學,早年間還得到鹿門山龐德公所重。只是后來因得罪了黃射,舉家逃離,所以并沒有拜入鹿門山。哦,這曹朋就是那小八義的發起者,也是小八義中年級最幼者……不過那份金蘭譜,就出自于他的手筆。聽說此子不但與子廉相熟,連妙才也非常贊賞?!?/p>
“是嗎?”
曹操聞聽,頓時來了興趣。
郭嘉笑道:“此前叔孫赴任途中,曾助妙才將軍剿滅了一伙山賊。
據說,正是這曹朋帶人潛入賊穴,將賊人全殲。妙才請他飲宴時,這孩子卻不告而別,只留下一首五言詩。我愛其詩詞豪邁,故也記得內容。主公若有閑暇,嘉可試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