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眠擺擺手,有些生氣:“這件事情不用你管,你千萬不要去打聽,萬一和迷夏有關,你身為迷夏質子,我敢打賭,你的腦袋肯定比我掉的快!”她胸中氣惱,黎未真是太笨了,連自身安危都想不到,更遑論能幫到她呢?說完這句話,她就手腳并用爬下了木梯,把耳朵貼在墻邊聽了會兒動靜,確定黎未已經離去,才回到房間。
反正師父走的時候太匆忙,也沒說回家繼續學習,她便和嬤嬤一起逗貍貓玩,困了就躺下睡大覺。
一覺睡醒,她揉著惺忪睡眼,看見梅近鶴面色如常地回來了,連忙詢問:“師父,怎么樣了?”梅近鶴的表現好古怪,先是勸她“注意身邊”,一會兒又是“防人之心”,真是令她摸不著頭腦。
八月十五的宮宴很快到來,一大清早姜眠便換上顏色鮮亮的綢緞新衣,被嬤嬤打扮得漂漂亮亮,送至門口,出門時她深吸了一口微涼的空氣,感覺肺腑清新。
門前掛上了喜慶的大紅色,有兩排宮人在敲鑼打鼓,花遠青已經在這里等候多時,見她出來,鼓了鼓掌。
“恭送公主,預祝今日順利。
”說罷,替她披上一件華美的外袍,笑了笑:“打馬游街的時候慢一些,人多易驚馬,可要小心。
”“放心吧舅舅,等我回來!”前幾天她和月姊興奮地討論過這次宮宴,這可不是一次普通的宴會,而是特地為她舉辦的慶功宴,也不是皇宮里的宴會,而是會邀請許多百姓來觀賞!作為宴會的主角,她還要打馬游街一整天!不料月姊一臉嫌棄:“哪有那么容易!在打馬游街前,你得先趕到皇宮前接受封賞,然后天子登上城墻與民同樂,看你騎馬在長安繞走一圈,一天時間,最后剛好在天色將晚時回到宮中,才能參加宴會。
”啊,好累,好麻煩!姜眠如是想著,來到宮門前,師父和月姊等人都在,還有些她不認識的朝臣,她有些羞澀地擺了擺手。
“好、好多人啊!”眾人目光紛紛落在她身上時,有種五花八門的復雜。
梅近鶴獨自遠離人群,影子被拉得瘦長,牽著一匹被裝飾成貢品的汗血寶馬朝她走來——這是每年秋狩勝出者的殊榮。
“恭喜三殿下,請上馬吧。
”聲音冷淡的出奇,令姜眠明顯愣了一下。
月姊笑著遞來鼓勵的眼神,示意她快些出發:“時候不早啦!”姜眠接過韁繩,翻身上馬,緊緊握住馬鞭,現在她的馬術已經爐火純精,即便是第一次同行的上等馬,也能輕松駕馭,向前穩穩當當踏了幾步,調轉方向,朝長街出發。
一行不止她一個,凡是在秋狩里獲得名次的人都騎馬跟在她身后,浩浩蕩蕩,壯觀非凡,一聲聲清越的“噠——噠——噠——”,節奏分明落在青石板上,人群不由自主的向兩側分開,讓出一條寬闊通道。
初升的朝陽斜斜照下,在鼎沸人聲中,馬身籠罩著一層流動的、跳躍的、歡舞的金邊,鬢毛飛揚處,光塵如碎金。
人群中時不時有人不斷煽動著情緒,從高呼“恭喜三皇女!恭喜三公主殿下!”逐漸演變成了“皇天后土,佑我大盛!”“天佑大盛!”姜眠有些手抖,仿佛一夜之間她成了某種代號,就像那條紅纓,誰擁有了它,誰就可以榮譽加身。
不,不止是這一次,從被皇室收養開始,就已經是了。
打馬游街要從西繞到東,走遍大街小巷,整整一天,可真是漫長!漫長的路途令姜眠想起好多回憶。
想到幼年跪地聽旨時,公公捧著明黃圣旨,墻外傳來激憤的聲音;想到紅墻深深的皇宮里,嬤嬤喂她吃飯,對她慈愛的笑;想到大詩人陶元吉的“討伐”,想到師父的敦敦教誨……想到楊緋時,心中一痛,于是又速速回憶起、第一次見到黎未時模樣,他在街頭失魂落魄,連頭發也不曾綁好,以后如果有機會,她想他再不受欺、受辱、受苦、受累、受傷,而是在盛朝生的光明正大、活的自由自在!總之,她努力把脊背挺直,青松一般焊在馬背上,目光澄凈平視著前方,在一片贊嘆聲中,心情愈發激越,經過城邊臥月橋時,她偷偷瞧了一眼水面倒影——一人一馬,步履不徐不疾,花遠青給她披上的衣袍獵獵翻飛,散溢著豪情萬丈、意氣風發,如果嬤嬤看見她,一定會感慨“小主子長大啦!變成一個大人了!”她忽而淺笑,在眾人目光匯聚里,神情懵懂無畏,神采愈發明亮。
黎未姍姍來遲,站在橋洞下仰頭一瞥,這一幕便深深烙進他眼中,此后經年困于心頭,久久不散。
晨光倏散,日過中天,轉眼姜眠已走完了半日日程,不遠處就是城門。
城墻之上,文武百官靜靜等候著,當然不是等姜眠,而是等待著這些無聊之事結束,好在宮宴上一同進諫。
“陛下近日稱病不肯見人,今天看著氣色不差呀?”“老把戲了!誰知道有什么主意,想出兵迷夏罷了。
”“但話說回來,要是真能收復失地,也不失為一件好事啊。
”“林大人此言差矣,也不是沒攻打過迷夏,但那地形實在詭異,這么多年,連人家在哪都摸不清,如今百姓安樂盛世太平,何必勞命傷財!”……到城門附近須下馬向皇帝行禮,眾百姓聽圣人教誨,看著將近的身影,大家其樂融融,那馬兒馱著主人,好像也知道自豪一般,馬首高昂,鼻息輕快。
起初,姜眠并未發現有什么不對勁,只覺得調轉馬頭時,馬兒突然張大鼻孔、異常艱難地、急急地呼吸,極有可能是被下了藥!她急匆匆看了一眼四周,百姓眾多,極易受傷,心里更是一沉,腦海里卻驀然回想起,黎未昨夜告訴她的話語。
“公主是否見過皇太女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