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等南下涼州,雖會滋擾邊境,不過癬疥之疾。吐谷渾豈能不明此理?”
“我大唐連番大戰,皆摧枯拉朽,大獲全勝,吐谷渾豈有不懼之理?其軍力,尚遠遜于吐蕃!我朝與吐蕃之戰,戰功赫赫,彼等早已喪膽!”
“故此,臣料定吐谷渾此番南下,實為虛張聲勢,意在趁火打劫,向我大唐索要好處。”
李世民微微頷首。
長孫無忌的分析不無道理。
吐谷渾并非小邦,其國王總該有些頭腦,斷不至于狂妄到以為此戰真能擊敗大唐。
他又問:“那你以為,其所圖為何?”
長孫無忌正色道:“以臣之見,其必欲求和!”
話音剛落,滿朝又是一片嘩然!
史載吐谷渾確曾侵擾涼州,并非奇事。
草原部族,以游牧為生,慣用劫掠游擊之術。
但此番情形迥異——吐谷渾以往南下,皆是搶掠一番便走,盡顯騎兵飄忽之能,極少糾集重兵與大唐正面交鋒,蓋因彼等深知即便兵多亦難敵天朝。
此次竟聚二十萬大軍,聲勢浩大直逼邊境,實屬反常!
長孫無忌言畢,大臣們眉頭緊鎖,低聲議論起來。
若為求和,何須二十萬鐵騎?
此舉著實怪異。然細想之下,亦有其理。
武德年間,吐谷渾便趁大唐無暇西顧,屢屢阻斷中西商路。
彼時陛下尚未登基,多以互市之法應對。吐谷渾因此獲利頗豐。
貞觀初年,大唐內亂甫定,吐谷渾又趁機頻頻寇邊,十數州府不得安寧!
待到后來大唐相繼滅吐蕃、平東突厥,吐谷渾便再不敢生事。
尤其吐蕃一戰,大唐雷霆之勢橫掃千軍,震懾諸胡,吐谷渾豈能例外?
其地恰夾于吐蕃與大唐之間!唐軍征伐吐蕃,必經吐谷渾之境。
吐蕃覆滅后,滿載戰利品的唐軍車隊途經其境,吐谷渾兵士非但不敢妄動,反是望風而逃,足見其畏怖之深!
可如今,怎又突然要與大唐開戰?
約莫一炷香后,房玄齡出言道:
“陛下,臣以為輔機所言甚是。”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