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常赫擺出一副聽取諸位同僚意見的樣子,可心里早就有了人選。
“令郎在翰林院已經歷練了兩年,也是時候該讓他接手新的調任了吧。”
吏部侍郎猜測著他是想著為李清鶴鋪路,奈何卻是猜錯了。
“清鶴才多大啊,大理寺那個地方不適合他。”
陰暗血腥的牢獄他才不會讓自己的兒子待在那兒呢。
“就讓前任大理寺少卿接手吧。”
見眾人猜來猜去也沒猜到最后的人選,李常赫只得點破這層窗戶紙。
“可他不是已經成為慶華公主的太傅了嗎?”
這宮里宮外跑動著,似乎是多有不便啊。
再者沈燁是陛下欽點的太傅,若是再出任大理寺卿,會不會惹惱了陛下?
“以沈太傅之材,教導慶華公主未免太過屈才了。”
李常赫笑得一臉神秘,拍了拍陳數的肩膀。
既然人家有心投誠,怎么著,他也得表示表示。
那就把大理寺卿這個職位當作見面禮好了。
“李大人高見。”
眾人就算是再不待見沈燁的身份,有了李常赫作保,也只能把不甘壓在心底。
誰讓人家就找了這么一棵大樹撐腰呢?
每次的早朝幾乎都是以李常赫為首的內閣敲定,所述奏章也都由來福悉數呈上。
至于陛下是怎么批的、如何批的,眾人心里都有數。
自此,李家在前朝更是一家獨大。
前朝風起云涌,可楚瑜這邊卻是一片太平,絲毫沒有受到波及。
忙于學業的間隙中,還能去探望一下楚琛。
只不過每一次她都被來福攔了下來,說是‘陛下今日修身養性,不宜見人’。
透過窗戶,楚瑜悄咪咪地去瞄了一眼。
父皇正捧著一副畫卷細細欣賞,兩耳不聞窗外事。
至于前朝發生的事情,這幾日楚瑜也從沈燁的作息變化中發現了蹊蹺。
以往他總是日暮之時才離宮,而今卻是午晌后就離開了。
不過她的課業方面沈燁還真是沒給她落下。
甚至還應了她的要求,加快速度。
雖然兩人之間的相處自那次蹴鞠賽中有了些微妙的變化,但楚瑜沒放在心上。
對沈燁也放尊重了不少,畢竟是掌管自己自由的關鍵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