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無私的大小姐
周曉鷗笑著說:
“娘,我也不知道咱家有多少家當(dāng),當(dāng)然啦,我知道咱們也不能把全部的底當(dāng)都捐獻出去,還要留些自己用的。”
“娘,您認(rèn)為捐獻多少合適,咱們就捐獻多少。其實,不在于捐獻的多少,在于是一番心意,咱們捐獻了,別人家有余糧的,也會捐獻。”
梅婷沉吟了一下,說道:
“那咱們就捐獻五十塊大洋,一千斤麥子,行不行?”
其實梅婷家的田地不算很多,比普通農(nóng)戶多一些,不過周曉鷗在縣城讀書,吃住都在姑媽家,家中只有梅婷和長貴以及長鎖嫂三人吃飯,吃的少,糧食就剩余多了。
但這一千斤小麥,也幾乎是她家所有糧食的三分之一了,如果是普通的五口之家的農(nóng)戶,一千斤小麥,再摻合著雜糧食用,足夠吃兩三年的。
那個年代,風(fēng)調(diào)雨順的時候,小麥的畝產(chǎn)也不過一百多斤不足二百斤。
前些年,梅婷家收獲的糧食,留夠一年的余糧之后,全部賣掉,只有在鬼子侵略過來之后,梅婷認(rèn)為兵荒馬亂的年代,家有余糧比什么都強,才不再賣糧,家中存了一年的糧食,大約有五千多斤。
但是,由于日偽軍各式各樣的苛捐雜稅,她家存的五千多斤糧食,被她的大伯哥周長業(yè)“捐獻”給鬼子一半,剩了不到三千斤了。
周長業(yè)從貧農(nóng)家中搜刮不出來多少油水,又不肯自己出油水,為了討好鬼子,就只能搜刮村中的富戶和弟媳婦家了。
梅婷是一個女人,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事的念頭,也不和周長業(yè)爭執(zhí),讓交多少就交多少。
這還是周長業(yè)知道弟弟在煙臺當(dāng)官了,不敢太過得罪,手下留了情,不然,梅婷家的糧食,全被周長業(yè)討好鬼子了,給她留一點就不錯了。
一千斤糧食,捐獻了家中所有的三分之一,五十大洋,也差不多是家中所有的三分之一。
梅婷手中的大洋也不多,不到二百塊,她家沒有別的收入,只靠著賣些糧食,換成大洋。
丈夫周長詩的薪水,從來沒交給過她,不但薪水不給她,往年賣糧的錢,也被丈夫拿走了大半,按丈夫的話說,她一個女人家,手中留著太多的錢,會招惹災(zāi)禍,不如讓他放在煙臺的銀行里存起來,既安全,又能吃些利息。
以前,她是信以為真的,但自從發(fā)現(xiàn)丈夫在煙臺花天酒地,有多個情人之后,她就不相信了,她猜到,丈夫拿走的那些錢,根本沒存到銀行里,都被他花掉了。
她對丈夫已經(jīng)死心了,也懶得和丈夫在金錢上計較,他要,她就給了,幸好丈夫還不算特別過份,并沒全部拿走,還給她留一少部分。
她就把這一少部分存起來,多年下來,也差不多存了二百多塊了。
她本想著,這二百多塊大洋,是留給女兒做嫁妝的,但現(xiàn)在她發(fā)現(xiàn),女兒根本不在乎金錢,只想著幫助別人,如果她把錢留下,不肯捐獻出來,女兒知道了,一定又責(zé)怪她小氣,不肯幫助別人。
(請)
n
大公無私的大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