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這時,駱村長的老伴端著幾道菜過來了,都是些青菜,倒是有一盤炒雞蛋。
駱村長的老伴對驢二等人的態度,雖然不像兒子那樣冷漠,但也沒丈夫那樣熱情,很冷淡平靜的說:
“各位長官,我們農民家里沒有什么好菜招待,剛剛殺了只雞,在鍋里燉著,還要等會才能燉好,幾位長官先吃著喝著。”
說完,駱村長的老伴轉身就走開了。
駱村長拿過來一壇酒,陪著笑臉說:
“各位長官,俺家里沒什么好酒,這是自家釀的地瓜干,長官們別嫌棄。”
眾人開始邊喝邊聊。
駱村長說道:
“各位長官,這黃龍湖說大不大,說小也不算小,東西長約四五里,南北長約七八里。”
“這里原來是一片低洼地,有深的地方,也有淺的地方,民國初年的時候,官府派人修理了一回,才算是形成了一片像樣的湖泊,但這些年官府沒有修理,那片湖泊又荒蕪了,到處是水草,到處是蘆葦,所以,外地人說那是黃龍湖,我們這附近的人,都說那里是蘆葦蕩。”
“這片蘆葦蕩,可比不上梁山泊那片蘆葦蕩,別說沒有八百里水泊了,就連八里的水泊都沒有,所以雖然有些亡命徒犯案之后,會藏在那里躲避官府的追捕,但一直沒有一支成氣候的土匪隊伍,都是些散兵逃勇。”
“直到一年前,才有了一支成氣候的土匪隊伍。”
駱村長說到這里,用手虛虛一指南方,繼續說道:
“在距離我們十多里的地方,也就是黃龍湖南邊六七里的地方,有一個叫楊樓的村子。”
“大約是一年前,皇軍和皇協軍要在楊樓建一個炮樓,征用了村里的一片土地,村民不答應,遭到了皇軍和皇協軍的屠殺,村民四散逃跑,有一部分村民就逃進了黃龍湖避難。”
“這一部分逃進黃龍湖的農民,大約有二三十個人,他們當時只是為了活命,沒想著成為土匪。”
“其實,如果這些人在湖里生活,還是能活下去的,湖里有魚蝦,他們可以捕了魚蝦之后,拿到岸上交換糧食,而且蘆葦蕩不容易進大部隊,只要他們老老實實的,皇軍和皇協軍也不會進去抓捕他們。”
驢二好奇的問道:
“既然如此,他們為什么不老老實實的生活,為什么要當土匪?”
駱村長道:
“當土匪,不是楊樓村民的主意,而是一個叫花子三的主意。”
驢二道:
“這花子三是什么來路?他不是楊樓的村民嗎?”
駱村長搖搖頭,說道:
“這花子三不但不是楊樓人,而且不是膠東人,聽說他是從魯西南那邊過來的,也有人說他是豫東人,總之,不是咱們這邊的人。”
“據說,這花子三在老家的時候,犯下了命案,被警察抓捕,在老家待不下去了,就逃到了咱們膠東,這家伙不是好東西,一路逃,一路犯案,大約一年前,逃進了黃龍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