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大友說道:“我那些朋友,每每提起董總,都會挑起大拇指,前幾年我就想來拜訪董總了,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
“所以,這次是有合適的機會了嗎?”
董天運順勢問道。
“對。”
廖大友點點頭,“這幾年,房地產市場下行,大友公司正在謀劃轉型,我們剛剛注冊成立了一個建筑工程公司,聽說董總正在為運河景觀帶工程找承建商,我就過來了。”
“廖總竟然是運河景觀帶工程而來。”
這讓董天運很是意外。
他提醒廖大友,“工程可不好干,利潤也沒有您之前的房產開發可觀。”
“這點我自然是清楚的。”
“但是有錢賺總比沒錢賺來得好。”
“我才四十歲,不能原地退休吧!”
廖大友說道。
“這倒是。”
董天運點頭的同時,大腦飛速旋轉。
大友公司的實力毋庸置疑,這些年開發了十幾個樓盤,保守估計也賺了十億以上,墊資建設運河景觀帶,絕對墊得起。
而且,大友公司有著自己的關系,真出了事,自己就能想辦法解決,賴不上他。
推給豐瑞國際簡直再合適不過。
但談生意,不能讓對方覺得太容易,太容易得到的,往往不會珍惜。
“廖總,恕我直言,運河景觀帶這個工程太大了,您剛剛搞工程,最好還是循序漸進,等熟悉了流程,再接這種大項目。”
董天運一副站在廖大友的角度,為廖大友著想的架勢。
“董總,你這點說得很對,但是吧,我也不能算是完全的門外漢,這些年也開發了十幾個樓盤,合作過不少工程公司,對于工程上的事,我還是非常了解的。”
廖大友回復董天運。
賺過大錢的他,根本就看不上那種小打小鬧的生意,他的指導思想總結起來,就一句話:要么不干,干就干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