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事實也確實和宋思銘想的一樣,昨天,面對程奎時,袁瀚海的確有所保留,而且是很大的保留。
陶丙致被處分,只不過是冰山一角。甚至福康家園的土地爭議,土地糾紛,也只是冰山一角。
考慮到與宋思銘的私人關系,再加上市紀委的調查組已經下到豐瑞縣,事情很快就能水落石出,袁瀚海也就不再保留了。
但開始講述前,他還是向宋思銘強調,“這些都是蔡新成跟我講的,而蔡新成又是聽陶丙致講的,有些還是陶丙致喝多了之后講的,具體多少是事實,多少是推斷,多少是推斷錯誤,我也不知道。”
“明白。”
宋思銘表示理解。
“好,那我按照我的理解,從頭到尾開講了。”
袁瀚海開始講述。
按照袁瀚海的講述,整件事的核心,都在大友公司身上,大友公司是十多年前成立的一家物流公司,租下豐瑞縣城關鎮韓集村的一塊農用地,用來建倉庫,當時簽訂的租賃合同是十年。
但倉庫建好之后,這塊地就成了工業用地,同時,租賃也變成了購買,十年的租金變成土地轉讓金。
倉庫蓋好沒一年,大友公司就不干物流了,轉型為房地產公司,并將倉庫推倒,改住宅樓。
一共蓋了八棟十七層的電梯樓,共一千一百套,總建筑面積十萬余平米。
這就是福康家園。
福康家園開建前,工業用地變更為住宅、商業用地,開建后,成功拿下商品房預售證,到交房的時候,一千一百套,一套沒剩,全賣出去了。
也正是靠著福康家園這個小區,大友公司盈利過億。
嘗到甜頭的大友公司,開始走先從農民手里拿地,再改變土地性質,繼而建設住宅的發展模式。
不到十年的工夫,大友公司在豐瑞縣城,建了十幾個小區,賺了一個盆滿缽滿。
之所以別的小區,沒有像福康家園一樣,辦不下房證,是因為,別的小區從農民手里拿地的時候,不是租賃,而是購買,買的時候,也算是給足了錢。
所以,賣地的農民也沒什么可鬧的。
但福康家園不一樣,韓集村村民只拿到了十年的租金,由于當地的地租便宜,一畝地只有二百塊,十年的租金,還買不了福康家園一平米的房子。
這就導致村民們意見很大。
福康家園的購房業主,辦不下房產證著急,隔三差五來縣政府鬧,吃了大虧的韓集村村民,同樣隔三岔五地來縣政府鬧,
陶丙致這才不敢輕易簽這個字。
一旦簽了這個字,讓購房業主拿到房證,很可能就會演變成購房業主與韓集村村民的沖突,到時候,就真的沒辦法收拾了。
但是有些人不這么想,有些人只看重個人利益。
只要大友集團給錢,什么字都敢簽,
而大友集團急于讓福康家園拿到房證,也是怕業主們鬧得太兇,把他們違規操作的事情牽出來。
在他們的刻意引導下,辦不下房證的原因,變成了政府部門懶政,而懶政的核心,就是不肯簽字的副縣長陶丙致。
所以,就有了陶丙致的記大過處分。
據陶丙致自己講,被處分之后,豐瑞縣多位班子成員,包括豐瑞縣縣長任豐安,找到他,勸他不要和大友公司對抗,盡快把字簽了。
但陶丙致還是扛住了沒簽,一是原則和底線,二是陶丙致擔心簽這個字,會給自己埋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