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京海集團這邊就這樣了?”
郭和平請示石宏熙。
“當然不能這樣。”
“誰捅的簍子,誰自己解決,我這就給金副市長打電話。”
雖然知道指揮不動金寶昌,但郭和平也得讓金寶昌知道問題的嚴重性,如果金寶昌拿不出一個良好的態度,那他就去市委書記劉才良那告狀。
是,他和劉才良不怎么對付,可在這種關鍵問題上,兩個人還是能保持一致的。
“好,那我繼續堅守青山。”
一聽馬上就要有個高地頂著,郭和平也不著急了,他在青山可是五星級酒店住著,自助餐吃著。
就當是公費旅游了。
……
上午十點。
宋思銘和袁瀚海到達豐瑞縣城。
“袁哥以前來過豐瑞縣嗎?”
汽車開進縣城,宋思銘問袁瀚海。
“來過一次,不過已經是十年前了。”
袁瀚海回答道。
那時候,他還是青山市委辦的科員,領導要求他,到青山下轄各縣走訪調研,寫一份縣域經濟發展的材料。
他當時用九天轉了九個縣,豐瑞縣便是其中之一。
“感覺豐瑞縣變化大嗎?”
宋思銘又問袁瀚海。
“變化還是挺大的,十年前,豐瑞縣最高的樓也就是十來層,路上的車也不多,你看現在,二三十層樓的隨處可見,路上甚至開始堵車了。”
袁瀚海望著車外,滿是感慨地說道。
“主要還是房地產,推動了城市面貌的進步。”
宋思銘說道。
前幾年,是房地產行業的高速發展期,哪怕是縣城,新小區也是一個接著一個,那些二三十層的高樓,都是前幾年蓋的住宅樓。
最高建筑是住宅樓,也算是縣城的一大特色。
“土地財政,終究還是難以持久,特別是縣域土地財政,就更難持久了。”
袁瀚海給出結論。
這個結論是他還在青山市委辦上班的時候得出的,那時候是房地產市場,還一片紅火。
青山下面的一些縣,比如寧川縣,房價甚至能過萬。
市區的新小區,就更不用說了,有的高檔小區,開盤價甚至能達到兩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