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景陽的辦公室很大,中間是辦公區(qū),左邊是會議區(qū),右邊是會客區(qū)。
今天的見面相對正式,大家坐在了會議區(qū)。
宋思銘是主講人,拿出筆記本,連接投影儀,就著已經(jīng)提前準備好的ppt,對青山的各項優(yōu)勢,進行講解。
講解持續(xù)了二十分鐘。
“我能感受到青山的誠意。”
講解結(jié)束,邱景陽先定調(diào)子。
“確實很有誠意。”
“特別是選址方面,能在市中心規(guī)劃出一千五百畝土地,還是非常難得的。”
顧鴻才和郭軍隨即說道。
“邱書記,顧校長,郭校長。”
“青山的高校不多,在高校建設方面的經(jīng)驗嚴重不足,所以,我們能夠想到的也比較有限,江北大學如果還有其他方面的要求,盡管提出來,只要是我們能滿足的,一律滿足。”
程奎代表青山市委市政府表態(tài)。
“程市長,說實話,你們想得已經(jīng)很周全了。”
“如果新校區(qū),我一個人就能決定的話,我現(xiàn)在就拍板。”
邱景陽笑了笑,說道。
這口風,自然還有下文。
程奎和宋思銘坐直身子,認真聽。
“但是吧,我黨的根本組織制度是民主集中制,江北大學的新校區(qū),究竟建在哪,怎么建,需要學校黨委班子,集體討論,表決之后,才能確定。”
邱景陽接著說道。
“明白,我們都明白。”
程奎連連點頭。
邱景陽的意思,是讓他們自己去做其他黨委成員的工作,不能指望邱景陽一個人一錘定音。
“另外,省內(nèi)的一些其他城市,也表達出吸引江北大學新校區(qū)落戶的強烈意愿。”
“就比如丹霞。”
“青山最好根據(jù)丹霞的情況,再做適當?shù)恼{(diào)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