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投給誰,能起到風向標的作用。
而除了邱景陽和劉元洲,另一個具備風向標意義,能夠影響到其他人的,就是黨委副書記,常務副校長呂建營了。
宋思銘上學的時候,呂建營就是黨委副書記,常務副校長。
五六年過去了,呂建營還是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在這期間,劉元洲成了校長,邱景陽成了書記。
宋思銘相信,呂建營對劉元洲和邱景陽,肯定是不服的。
既然不服,那投票的時候,站在哪一邊,都有可能。
這就需要他們花費力氣去爭取了。
想到這里,宋思銘撥通了江北大學校團委書記彭越的電話,這種時候,他也只能依靠彭越提供情報。
“彭老師,您跟呂副校長的關系怎么樣?”
也不用鋪墊了,電話接通之后,宋思銘直接發問。
“也就是正常的工作關系。”
電話那頭的彭越回答道。
“正常的工作關系……”
宋思銘又問彭越,“我和程副市長直接去拜訪呂副校長,會不會過于唐突?”
“會。”
彭越給出肯定的答案,并解釋:“呂副校長與校長,與書記失之交臂之后,就有點心灰意冷了,他現在不怎么參與行政事務,主要精力已回歸到學術上,手底下好幾個博士,主要時間也都花在了實驗室,你們要是過去跟他討論學術問題,他歡迎,但學術之外,估計他沒興趣。”
“新校區的事,他也不關心嗎?”
宋思銘問彭越。
“呂副校長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剛剛建起來的,都是一些不能動的精密設備,就算建了新校區,他也不可能搬過去。”
彭越回答道。
“明白了。”
這讓宋思銘犯了難。
投其所好,去跟呂建營討論學術問題,他沒這個能力,直接去談新校區,新校區和呂建營無關,呂建營估計連接待都不接待。
“對了,寶信集團的大數據中心,是不是要建在青山?”
彭越突然問宋思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