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康不止是江北大學的副校長,還是工程院院士,國內著名的化工專家,在江北大學享有極大的話語權。
簽約儀式之前,宋思銘就跟程奎說明了這個問題。
程奎就是單純地來參加一個簽約儀式,沒想到還有這種意外收獲。
要知道,市委書記黃鐵軍,市長梁秋香,已經把爭取江北大學新校區的任務,交給了他,他現在絕不能放過任何機會。
所以,程奎早早地就跟宋思銘定下了指導方針,輝煌集團那邊不用管,今天的唯一任務,就是搞定毛文康,好讓毛文康在投票的時候,投青山一票。
“毛校長,您能到青山,我們整個青山都蓬蓽生輝。”
上菜間隙,程奎主動和毛文康找話說。
“程市長夸張了,青山人杰地靈,我早就想來青山轉一轉,看一看了,只是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今天總算是我逮到這個機會了。”
別看毛文康是搞技術的,但說起話來,滴水不漏,沒有一點理工男的木訥。
“青山和江臺距離較遠,公共交通也不是很方便,兩個城市之間的聯系,確實是少了一些,不過,江永青城際高鐵,很快就會修通,等這條高鐵通車了,毛校長再來青山就方便了。”
另一側的宋思銘適時插話。
“江永青高鐵,快通車了嗎?”
“我記得好像停工了吧?”
毛文康懷疑道。
“確實停工了一段時間,但經過青山市委市政府的不懈努力,國鐵集團那邊已經同意復工,最遲明年年底,就能通車。”
宋思銘解釋道。
“這真是一個好消息。”
毛文康微微點頭。
輝煌集團重心北移,以后大部分的產能,都會轉移到江北,轉到青山,這也意味著他以后來青山的次數,會非常多。
汽車的話,一坐就是四五個小時,確實不方便。
換成高鐵,無論是速度,還是舒適度,都能得到極大提升。
“毛校長,青山其實有很多的化工企業,正在籌劃著技術上的升級,但技術升級不是上嘴唇碰下嘴唇那么簡單,必須有實力足夠強的技術團隊做支撐才行,我覺得,可以由我們青山市政府牽頭,聯合江北大學化工學院,組建一個技術支援平臺,助力這些企業的技術升級。”
搞定毛文康光靠嘴不行,得有實際行動。
程奎分分鐘以市政府的名義,向毛文康拋出一根橄欖枝。
所謂助力企業技術升級,實際上就幫江北大學化工學院攬一些橫向項目。
對于工科專業,橫向項目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