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有一天,袁瀚海主動邀請宋思銘,到他的宿舍,吃飯喝酒。
從那開始,兩人逐漸熟絡起來,并最終發展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袁瀚海也是孤兒,十歲的時候,父母車禍身亡,與奶奶相依為命,而后,在村委會和全體村民的資助下完成學業,畢業后,考入青山市委辦。
袁瀚海的老家,是與青山相鄰的丹霞市,初到青山,也是一副舉目無親的狀態。
也正是從宋思銘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袁瀚海才主動接近宋思銘,而后更是把自己數年積累下的經驗,傾囊相授。
宋思銘一上手寫材料,就能寫得那么好,一定程度上,也是袁瀚海指導的結果。
初期,一些材料,甚至是袁瀚海親自上手,幫忙修改。
宋思銘能有今天,袁瀚海功不可沒。
“那袁科長為什么辭職?”
“他辭職的時候還不到三十歲吧,在市委辦應該還是很有前途的。”
姚博遠則問出了心中的疑問。
這也是那時候,大家討論的核心問題。
袁瀚海當時也沒犯錯誤,而且有傳言,很快就能接任秘書二科的科長,在這個當口選擇辭職,大家實在找不到合理的理由。
“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他女朋友是京城的,女朋友不可能來青山,而他又不可能調到京城,要么結束這段感情,要么辭職去京城。”
“其次,他本身就對體制內的一些潛規則比較反感。”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他的家鄉非常落后,可能比王寨鄉還要窮,他很早就有棄官從商,改變家鄉貧困面貌的想法。”
宋思銘解釋道。
“原來如此。”
姚博遠微微點頭,隨后問宋思銘,“你和袁科長還有聯系嗎?”
“有,過年的時候,我們還通過一次電話,他開辦了一家電商公司,名叫京海。”
宋思銘回答道。
“京海?”
“袁科長是京海的老板?”
姚博遠很是驚訝。
因為,他前兩天看過一個電商行業的年度總結。
在短視頻,直播帶貨的沖擊下,幾大電商平臺的日子都不好過,但是,卻有一家成立僅僅三年的電商平臺,逆勢而起,而這家逆勢而起的電商平臺,就是京海。
“京海發展得不錯,而且,他們正在籌劃著建立自營物流體系,并且在全國范圍內設立八大自營倉庫。”
宋思銘說道。
“八大自營倉庫?”
“咱們青山能不能爭取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