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子跟前索額圖也沒什么隱瞞的:“今日皇上賞賜明珠那奴才用了紫韁,整個一個小人得志之態,令人看了忍不住作嘔!”
太子嘆了口氣,明珠和索額圖的恩怨要從平二藩的時候說起。
早先索額圖是康熙的侍衛,對康熙忠心耿耿,又因為當年擒拿鰲拜索額圖出力頗多,所以康熙對他很是信任。
君臣之間的這份信任到了平二藩的時候戛然而止。
平二藩的時候索爾圖已經是位高權重的官員了,對于削藩他堅決反對。反對的根本原因在于二處藩王實力強大,一旦激怒他們,到時候天下不安,再加上各地怎么也鎮壓不完的反清復明,極有可能會導致清朝丟掉中原的大片土地,最后灰溜溜的被打回老家關外去。
所以索額圖的意思是現在不要激怒二處藩王,要與他們虛與委蛇,徐徐圖之,尋找機會滅了他們。
但是康熙不同意這么做,康熙覺得眼前是最好的機會,若是不抓住這么好的機會二處藩王肯定會得寸進尺,到最后尾大不掉,想要處理比現在更難。
當時很多大臣想法和索額圖一樣,甚至連后宮中的太皇太后也支持索額圖:不撤藩!
在這個時候,明珠積極的站在康熙一邊,旗幟鮮明的支持撤藩。
也正因為如此,索額圖和明珠的梁子在此時結了下來!
一旦確定撤藩,索額圖全力支持康熙,他這個人在康熙看來忠心是夠忠心了,卻是目光不夠長遠。
而平二藩之后,索額圖發現只要是他反對的明珠都贊成,只要是他贊成的,明珠都反對。
而索爾圖也在此后每次都押錯寶,次次和康熙唱對臺戲,以至于康熙和他的關系漸漸疏遠,反而對明珠更加寵信。
所以索爾圖和明珠就因此成了仇敵。
太子了解其中的關竅,就覺得索額圖今日實在是小心眼兒。不過是一條紫韁,又不是只賞賜了明珠一個人。怎么不惦記其他人只逮著明珠一個人不放?
“不過是一條韁繩罷了,讓他得意去唄,又不是什么大事兒。”
索額圖聽太子這么說,頓時覺得太子也太大方了。
“太子爺,您可不能這么想,有時候一點不起眼的小事兒里面蘊含的意義大不相同啊!先不說明珠那狗奴才,您看看六阿哥……”
“六弟怎么了?”
“他起名胤祚!祚??!可見皇上對他另眼相看……”
太子就覺得索額圖實在是太敏感了。
“這你就想多了,祚通福,叫胤福不是太俗氣了嗎?皇子起名難道跟外邊那一些民間小兒一樣,什么富貴福祿……聽著也不像話。汗阿瑪只不過是盼著六弟有福氣罷了。”
索額圖揪著不放:“六阿哥都已經是皇子了,這夠有福的了吧。若是盼著他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什么人比皇子還有福氣?”
太子笑著說:“你這就是想的多了?!?/p>
索額圖聽了便忍不住哭起來:“奴才一片忠心是為您考慮,您總是大度,不想那么多,可周圍那么多人懷揣惡意,不得不防呀!”
太子哭笑不得:“知道你忠心,別說那么多了,傳出去了讓人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