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就說:“長路漫漫,十分無聊,看書對眼睛不好,不如咱們扳手腕吧!難道三哥不敢?”
四阿哥不趁著這會機會給三阿哥挖坑才邪門呢:“不許這么說,三哥哪里是不敢啊!三哥肯定能教訓你,是不是三哥?”
三阿哥十分后悔坐車了,這車里除了自己都是德妃的崽子,自己上車的時候怎么沒想到這茬啊!
連著趕了四天路,到最后大阿哥和太子也不騎馬了,兄弟五哥擠在車里一起被顛簸的骨頭都散了才追到了康熙的御駕。
海棠恍恍惚惚的從馬車上下來,渾身飄著跟著上了康熙的馬車,這馬車寬大,趁著康熙和福全說話的時候,她一頭鉆進康熙的懷里,把腦袋放在他腿上,一副命不久矣的樣子。
康熙摸著她的小禿瓢:“這是知道在家千日好了,看看這被折騰的樣子!”
福全就說:“皇上不必擔憂,別人也就罷了,咱們貝勒爺給點吃的喝點不到一刻鐘又開始精神抖擻了!
在木蘭
康熙的御駕向北移動,越是向北,隨行的蒙古王公也就越多,而海棠這個班布拉貝勒的身份就慢慢的被大家熟知。
草原上貴族和南方的士大夫不一樣,南方的士大夫死守男女界限,而草原上的貴族反應一致:她只要有土地人口和牛羊,她就是班布拉貝勒。
然而草原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是被反復爭奪過的,這些王公們各有各的領地。海棠要么做個有名無實的班布拉貝勒,要么去科爾沁分一塊草場。可是博爾濟吉特氏能看在太皇太后和太后的份上讓她借用科爾沁的名義,絕不會分出一塊草場給她。
除非皇帝開口置換!
說到底,草原是蒙古人的,特別是外藩蒙古,大家可以臣服,可以奉恩赫阿木古朗汗為主,但是關乎到根本的東西是不會交出去的。內藩蒙古倒是能聽康熙的話交出土地,然而康熙這位恩赫阿木古朗汗也沒打算讓女兒在大草原上有一片土地,僅僅是給大家介紹了一下班布拉貝勒。
四位皇子和海棠在康熙的馬車里陪同他接待蒙古王公,這些人上來之后,幾乎每個人都會提到一個人的名字:噶爾丹!
而噶爾丹最近做的一件事就是:扶持札薩克圖汗成袞,與土謝圖汗部關系緊張,似乎馬上要有一場大戰。
這件事的起因是:喀爾喀發生內亂,右翼的札薩克圖汗部有許多人畜被左翼的土謝圖汗部掠走。
單看這件事本身,本來是噶爾丹主持公道的一件好事,按道理來說大家該是拍手稱快才對,怎么對做好事的噶爾丹很防備呢?
是因為噶爾丹這些年來吞并的部落太多了!
他這次行動表面上是主持公道,用一句漢文書中的典故: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這哪里是真正的來主持公道啊,這分明是想吞并土謝圖汗部。
到了晚上,康熙趁著吃晚飯在帳殿中問幾個孩子:“噶爾丹此人,你們怎么看?”
大家都席地而坐,圍著一張矮矮的桌子,桌子上擺滿了肉和水果。
康熙是問話了,但是這話是問太子的,其他人都是陪襯。
所以海棠大口吃肉,別人還能停下,她是一刻沒停,吃的膩了再啃幾口水果解膩。
太子說:“噶爾丹這人心懷鬼胎,怕是有一統蒙古之志,他早年被尊為活佛,地位崇高,現在還有很多愚民對他頂禮膜拜。在藏地,他的寺廟斂財無數,后來因為他兄長僧格被殺才回去繼承位置,他還俗后不僅給他兄長報仇,還吞并了許多部落。看他這幾十年的行為,倒是有幾分模樣,若是再放任下去只怕后患無窮!”
康熙點點頭,這是都看出來的,要是年紀最小的海棠這么說康熙就很滿意,然而儲君這么說康熙就覺得還不夠。
但是他也沒批評,覺得孩子還小,還可以慢慢教育,就問大阿哥:“胤禔,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