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來的路上,他們從十三的嘴里知道康熙對德妃只有物質上的賞賜,并沒有晉升的打算。十四還有些不忿,覺得就該給額娘把貴妃的名分坐實了,偏偏不給這個恩典,心里想著汗阿瑪真小氣。
十三賀了德妃,就從這院子里退出來去陪章嬪母女去了,十四替額娘心里不值卻矯健的竄過去和桂枝搶冊子看:“給我看看都有什么,給我看看。”四福晉趕緊去勸架,哄著兩人一起看。
德妃跟兩個兒子說:“我這會要去前面給你們汗阿瑪謝恩,有什么要交代我的?”
四阿哥心里有無數話要跟德妃交代,可是到了嘴邊想起剛才太子問要不要安排百官郊被拒絕了,心里知道這次汗阿瑪對妹妹有更妥當的安排,就說:“沒什么,您只管去就行了?!?/p>
德妃派人去問,得到允許后坐著轎子到了康熙的寢宮門口,康熙正坐在桌子后面看海棠寫的折子,這折子后半部分除了對火器推崇備至外,整個折子可反復閱讀,甚至可以當做治理南疆的方案。
這里面對氣候物產都有分析,哪怕處處點了一下,卻讓康熙反復讀了幾遍,紙上能寫的不多,只有面對面交流才會有更深的了解和更全面的考慮,因此康熙希望海棠能早點回來。
這時候梁九功進來:“德妃娘娘覲見?!?/p>
康熙把折子合上,“叫進來吧。”
梁九功出門對德妃說:“娘娘,您請?!?/p>
德妃對他點點頭,扶著宮女的手進了門,請安后德妃說:“臣妾來叩謝天恩……”。
一句話沒說完,康熙說:“罷了,朕正好有件事拿不定主意,正要問問你?!?/p>
德妃小心的說:“臣妾……可是孩子們的事兒?”她除了自己生的這幾個孩子別的事兒也做不了主啊,就是自己生的有的事兒也不能做主啊,拿什么主意?
梁九功給德妃搬了一個繡墩過來,康熙的手往下壓了一下,德妃謝恩后在繡墩上坐下來。
康熙說:“就是棠兒的事兒?!?/p>
德妃的心開始狂跳。
“朕拿不定主意的是,先給她晉升親王還是先讓她做個世襲罔替的郡王?”
真小氣
德妃聽后瞬間有了選擇,京城的王府多,但是只有世襲罔替的王府屹立不倒,一頓飽和頓頓飽德妃還是分的清的,在這歡樂得意的時候,她自然想讓女兒的王府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稱為世襲罔替的王府。
然而多年的謹慎盡管搖搖欲墜,還是讓她根據習慣推讓了一下:“這事兒是前朝的事兒,臣妾一個后宮婦人哪里敢多言,這事兒還要請您做主,無論如何臣妾只要感激的份兒?!?/p>
康熙就說:“朕拿不定主意才問你,雖然是前朝的事兒,可也是咱們孩子的事兒,你我二人商議是最合適的,棠兒是你生的,你當娘的自然給她選最好的?!?/p>
今兒真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德妃本就得意,特別是康熙此時溫聲細語極為動情的在嘴里說著“咱們孩子”“你我二人”這些詞兒,加上如今宮中沒有皇后貴妃壓著,以她為尊,令德妃目眩神迷,仿佛二人是夫妻,立即脫口而出:“臣妾覺得世襲罔替就好,只是茲事體大不敢妄言。”
康熙就說:“既然你這么想,就這么辦吧。用過晚膳沒有?今兒高興,讓他們進一壺酒,咱們喝一杯吧?!?/p>
德妃自然滿口答應。
四阿哥和六阿哥等到天黑都沒等回來德妃,哥倆如今是兩個大小伙子,不好在后湖這種宮妃居住的地方久留,只好和四福晉十四阿哥一起回去。
仍然是四福晉坐著小轎子晃晃悠悠的跟在后面,哥仨慢慢的走著聊天。
四阿哥在湖岸邊和六阿哥說:“如今咱們太顯眼了,這時候就該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今兒我從外面回來,下車后,凡是見到我的都賀喜,想來你們的經歷也是如此,可是眾大臣和宮人會對著老大老三賀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