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不想放他去:“你還小著呢,沒人帶著你我不放心。再說了,城里冷,哪里有行宮這里舒服,你乖乖的的在這里等你姐姐吧,她快回來了。”
沒人帶著是吧?
十一說了句:“您等等我?!本团艹鋈チ?。
太后立即喊他:“你去哪兒?還沒吃飯呢?”
他都已經跑遠了。太后看著他的背影,覺得這孩子能竄這么快,身體……應該是挺好的啊!怎么動不動就咳嗽發悶呢?
十一去找五阿哥了,五阿哥這個班上的很認真,學的也很認真,都習慣了上午穿白去哭喪中午坐在喜宴上和新郎道喜的日子了。
他是最需要京城宅子的人,有時候忙的太晚不回來,要么去福全家湊合一晚上,要么被其他堂兄弟拉去住一晚上,更多的是去海棠的王府湊合,主打的就是在各王府流浪。他在海棠的郡王府有個獨立的小院,加上海棠的王府里沒主子,他也不用應付主人,自己妹妹的宅子住的心安理得,一年里面有一百多天就是在郡王府住著的,回暢春園或者行宮的時間很短。
昨日因為四阿哥過壽他回來,再加上喝了點酒,天氣也冷,他就在行宮里住著。
五阿哥醒來后刷著牙就看到十一跑來了,他漱口把嘴里的青鹽吐了,就問十一:“祖母喊我去吃早膳?你們打發人來說一聲就行了,我自己會過去,你怎么親自跑來了?冷不冷?”
十一阿哥扒著五阿哥的耳朵說了幾句,五阿哥驚訝的問:“真的?”
“我親耳聽到的,五哥你帶我去找姐姐啊!”
“不能說找姐姐,我就跟祖母說帶你去玩,順便看望你姐姐。”
“嗯嗯嗯?!?/p>
哥倆一起去太后跟前吃飯,十一撒嬌弄癡,五阿哥在一邊敲邊鼓保證,太后被兩個人纏的沒法子,又不放心,只能讓人把自己陪嫁來的蒙古侍衛和一些精通騎射的嬤嬤叫來送他們哥倆進城,再三要求他們早點回來。
哥倆在一群人簇擁包圍下浩浩蕩蕩進了城,五阿哥先送弟弟去郡王府。
他們從銀錠橋上路過,馬車的速度很快,追上了前面一伙人,這伙人穿的鮮亮體面,帶著奴仆挑著擔子走在路上,占了半條路。
隨行的蒙古侍衛喊了幾句讓他們靠邊讓開路,前面幾個人充耳不聞。又用滿語喊了幾句,前面的人還是沒讓路。
接著是幾個跟著五阿哥常出門的侍衛用漢語喊了幾句,前面的人才靠著路邊讓開了路。
整支隊伍飛快的從他們身邊掠過,等走遠了,其中一個人對著路面吐了一口吐沫:“呸!人話學的挺好,就是不干人事?!?/p>
他這話說完,很多人都轉頭看他,其中一個人呵斥:“慎言,京師百姓可不是你這做派?!?/p>
京城百姓,或者是北方的百姓,都已經和滿蒙融合或者是相處融洽了。別說是北方的百姓,隨著時間推移,老一代的人漸漸消亡,天下百姓大部分已經接受了眼下的日子。
他們不知道的是,有改變的不止是天下百姓,連皇室都有改變。太皇太后在的時候,宮里說蒙語和滿語,現在宮里說的都是漢語,除了太后的宮中,別的地方都聽不到滿蒙語言了。
海棠這一代人對康熙的稱呼是汗阿瑪,對順治的稱呼是汗瑪法。可是大阿哥的兩個女兒和太子的兒子對康熙的稱呼就是皇瑪法。
一字之差,盡顯權力核心開始了漢化。
這群人看著整支隊伍在勇憲郡王府邸門前停下,隨后遠遠的看著他們進入了王府。其中一個眼神好的說:“進那女王的府邸了,剛才馬車里坐著的就是狗皇帝……皇帝的女兒。我們打聽過來,這女王經常往返行宮和王府,上午來下午回去,不在王府過夜。”
又有人說:“與咱們無關,咱們來京師不是為了那女王,走,去金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