嬤嬤和宮女們都是歡天喜地的謝了海棠的賞賜,等她們出去分東西的時候,海棠徹底睡不著了。
孫嬤嬤進(jìn)來,囑咐海棠日后照顧好自己,又說下面二等三等的宮女都養(yǎng)出來了,回頭盡可以使喚她們。
她又開始給海棠講各種八卦開解海棠,特別是三格格出嫁的時候,她把教養(yǎng)嬤嬤和宮女都帶走了的。巴林部世子的祖母是巴林公主,婆母也不是別人,是鈕祜祿貴妃的姐姐之一,也就是十阿哥的另一個姨媽,傳言是這位郡王福晉挺難伺候的。
孫嬤嬤給海棠掖著被子,“格格是個心善的孩子,要是格格遠(yuǎn)嫁,香茶她們現(xiàn)在能走,下面那一茬宮女和奴才等人要跟著您出門了。您別覺得虧欠了奴才,不知道有多少人羨慕奴才呢。”
海棠對著孫嬤嬤微笑起來。
她其實習(xí)慣了這些人的陪伴,現(xiàn)在才徹底明白,人的一輩子不可能永遠(yuǎn)守在一起。宮女會走,太監(jiān)會流散各處,兄弟們會分道揚鑣,姐妹們會常年不見,就是最親密的太后祖母,也會老去,最終是自己一個人踽踽獨行。
因此海棠有些郁悶,太后看到她不開心,問她是怎么了,她實話實說,太后笑著說:“我當(dāng)是什么事兒呢,原來是這事兒,我給你想個法子,你日后找個喜歡的額駙,你們一起快活的過日子,過一輩子!有一個人陪著比你一個人強(qiáng)太多了,你們再生一堆小孩子,日后也是幸福的一家子。”
海棠覺得這話說的也對,明智的沒問:萬一碰到的那個人彼此不喜歡怎么辦?
海棠覺得問這個問題就是在太后跟前揭短,所以閉嘴。
不過就是太后的答案在康熙跟前也顯得很脆弱不堪一擊。
康熙得知海棠為了奴才的離開難受,太后又說日后兩口子能相伴著過一輩子,他跟海棠說:“哪有兩人相伴著過一輩子的,一直以來都是一個人,朕和三位皇后都沒過下去,雅布的原配福晉也沒了,就是巴林公主她老人家,在嫁到巴林部之前也是死了一任丈夫的,所以還是要正視一個人過日子這事兒,有的事兒是奢求不來的。”
他是想讓海棠成金剛不壞之體,因為女人有兩個顯著的軟肋:一個是男人,一個是孩子。
他不想讓海棠在男人這一關(guān)上摔一跤吃苦頭,就覺得該想個法子,讓海棠知道男女之間的感情就那么回事兒,不能為一個男人就要死要活。
正好孩子如今是懵懵懂懂的時候,現(xiàn)如今教育還來的急。
遇批評
想把女兒教好,前提是和孩子她娘溝通一下。
康熙就叫了德妃到寢宮來,康熙見面就問:“孩子有話和額娘說的多,朕當(dāng)阿瑪?shù)南騺硗?yán),從沒被人找著談心,朕問你,閨女跟你說過外面的小子沒有?”
這話問的,什么意思啊?德妃的眼睛都睜大了!
首先她先把康熙抱怨孩子不和他親近的酸話給放到一邊,其次她要弄清楚是哪個閨女!她生了兩個閨女,她心里兩個閨女都是一樣的,但是在皇上這里,桂枝就跟不存在一樣,所以這個閨女是海棠!
最后這個“小子”是幾個意思?
德妃用她那笑傲后宮的智商想了一下,瞬間警覺:“您的意思是……您覺得咱們家海棠有看上的男孩了?不能吧,海棠是臣妾生的,她可是規(guī)規(guī)矩矩的格格,自幼在太后跟前承蒙教養(yǎng),斷不可能做出什么茍且的事兒來。再說了,孩子還小著呢!有些道理還不知道呢,還是說誰在您跟前胡言亂語了?”
德妃暗地里咬牙切齒,要讓她知道誰在皇上跟前造她閨女的謠,她和這人沒完!
康熙就覺得聰明如德妃也有蠢笨的時候,兩人在教養(yǎng)孩子方面的想法就不一樣!
“朕是說……算啦,跟你沒那么多可說的,她日常有沒有跟你說過看上誰家的小子?或者說和誰家的小子玩的好?再說著以前她評論過她兄弟的那些伴讀們,比較欣賞誰?”
德妃忐忑不安:“要說她和誰玩的好,那就是蒙古的小王爺們,每次從外面回來帶了一堆的小禮物,什么鳥毛石子狼牙骨頭……”
康熙擺擺手:“那不算,朕親眼看著呢,都是一群小孩子玩鬧,里面也有不少的女孩子,這些人刨除了。”在康熙看來,這是一群出身差不多的小孩在玩耍,里面的小孩子根本沒那么多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