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衛(wèi)東這小子每幾個月都會偷偷地溜回來,看看媳婦和孩子。
但他的工作比較重要,無論公私,都不得清閑。
他們家是有房子,但把韓雅婷一個人放在家,就算是雇傭保姆也是不放心的。
所以,綜合考慮,韓雅婷住在了娘家,姬毓秀這個當姑姑的,經常去看大侄子。
劉茵是把她當自己閨女看待了,工作上給予不了多少支持,只能在生活上多關心和指導。
港城到京城的聯(lián)系方式太過于復雜,所以姬毓秀的父母,也就是親家那邊也只見過一次。
但劉茵和李順一家人對姬毓秀的好,尤其是劉茵這個當婆婆的,對姬毓秀的關愛,就連遠在港城的姬家夫婦都很感激和欣慰。
雖然沒有電話聯(lián)系,也沒有較為敏感的信件聯(lián)系。
但姬毓秀每個月都能往家?guī)б恍┦忻嫔细疽姴坏降臅r髦玩意。
這些都是姬家夫婦從港城購買,特別叮囑姬衛(wèi)東通過特殊渠道帶給李家的。
雖然說是李家娶媳婦,照顧姬毓秀是應該的,但姬毓秀也是他們的閨女。
能找到這么貼心和照顧閨女的婆家,遠在港城的他們也是欣慰和高興的。
以他們家的勢力,真要給閨女找更好的人家那是很容易的。
但對于閨女的安排,兩人是有共同意見的。
李家雖然并非豪富,但絕對潛力無限,更有人情味和家的味道。
這門親事是姬衛(wèi)東這位長兄做的主,更看重的是李學武的發(fā)展。
李家有四個孩子,都有各自的發(fā)展方向。
老大家自然是扎根學校,立足技術。
老大兩口子都是有學問,有教育資格的人,工作單位都一樣。
老二家李學武不用說,顧寧的出身與姬毓秀類似。
老三李學才雖然還沒畢業(yè),但專業(yè)的單一性和家傳也基本確定了他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老四是閨女,受李學武照顧,在紅星廠工作,未來也是不可限量。
對于姬衛(wèi)東選擇的這門親事,誰都挑不出錯來,更挑不出意見來。
可越是這樣,劉茵便越不能讓人家說三道四,哪怕是恭維也不行。
所以,對姬毓秀的安全和生活多有叮囑。
李學武和顧寧做哥哥嫂子的,更多的是同齡人的理解和關心。
顧寧站在她身邊,雖然沒有說什么,但很能讓她感受到關心和愛護。
李學武這位二哥則更有大家長的風范,見她堅持要回家,便安排了車送。
“黑燈瞎火的,你畢竟是個女同志,就算有槍也不頂用。”
他擺了擺手,示意了韓建昆說道:“幫她把車子掛在車頂,再去庫房里搬幾箱我?guī)Щ貋淼哪切┨禺a。”
“太麻煩了,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