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的錢花出去了,但是等秋冬時候,園子里各處滿滿當當。
他提前把花木的錢給了,只等各處在秋冬時候移栽花木。把用的磚頭木料和石頭的錢也提前給了,人家每個月給他送貨,內務府的人手又不用花錢,自然是按部就班的建造就行。前些日子又去內務府庫房挑選積壓的布料做簾籠帳幔,象征性的給了幾千兩銀子,用的是內務府的人手,秋冬時候就會送來。康熙猜著他手里剩下的這幾萬兩是各處家具的錢。
老大那里又是另一幅模樣,他是造著園子改著圖紙,人家的圖紙好好的,頗有江南園林的意境,他是看到什么好東西都想加進去,也不管人家的圖紙上有沒有給這些物件留地方,是建著修著,建出個什么園子康熙不知道,但是老大沒錢了他是知道的!
此時說什么看老四有空把人手給他送去干活,那時因為老四那里有活干兒,他那里沒磚了,活干不下去了!
康熙是不打算再給他銀子了,就當什么都不知道,嗯了一聲。
他心里對老大越來越失望,他比妹妹大了那么多,比不得妹妹就夠離譜的了,現(xiàn)在又被弟弟們比下去了,將來侄兒們長大后,是不是又比不過侄兒們了?
大阿哥知道康熙手里有錢,他在內務府也有人手,他額娘也是出身包衣旗,雖然他額娘的娘家根基不如德妃的娘家勢力雄厚,但是一些消息也是知道的。
他親愛的汗阿瑪手里有四十萬銀子預備著隨時給出去,然而他冷眼看著,老四應該是用不上這筆錢,他前幾日還去妹妹的園子里和老四聊過呢,老四對各處都有規(guī)劃,各處都規(guī)整好了。就算是老四后期各種費錢,他也絕對花不完四十萬。所以他想從這里面拿一部分先用著。
大阿哥對著康熙笑了笑:“兒子有事兒和您商量。”
“嗯?”
“就是妹妹那園子……”
康熙都不給他把話說完的機會:“那園子怎么了?老四不是干的好好的?”
“是,四弟很能干,兒子前幾日去看了,只要各處花木填進去,這園子就成了!也才用了三十萬的銀子,兒子是自愧不如,就想著……”
康熙聽出來了,就說:“那園子比不得你的園子,朕聽你十一弟和十二弟說那里甚是簡陋。你十一弟還說你四弟頗為敷衍,不值錢的桃樹梨樹蘋果樹種了半園子,知道的是你妹妹的王園,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人家農(nóng)戶的果園子呢。”
“十一不懂,那時野趣,在園子里不忘躬耕之樂,暢春園不還留了一處地方種糧食嗎?”
康熙站起來,把書放在了桌上,又去書架那邊抽了一本書出來,跟站起來的大阿哥說:“你們都大了,喜好也不一樣了,所以園子的事兒你自己計劃吧。聽說徐乾學不在了?”
徐乾學就是因為人品不好、家族橫行鄉(xiāng)里被明珠的外甥傅臘塔彈劾的那位,他是顧炎武的外甥,頗受康熙重用。
因為當時傅臘塔緊咬著徐家不放,徐乾學的一個弟弟因此驚悸而死,實在是斗不過有如山鐵證的傅臘塔,徐乾學就辭官回鄉(xiāng)了。走的時候康熙命書局跟隨,讓他在家編書。年初的時候康熙下令征召有學問的人入京為官,徐乾學心思動了,他雖然身在老家,但是心向京師,于是得到這個消息后多方打點,還想回京城做官。
被他打點的人里面就有大阿哥,通過明珠的穿針引線,徐乾學的人就對大阿哥百般奉承,多有孝敬。明珠等人再次舉薦徐乾學,康熙自然應允。
徐乾學收到了京城的好消息后,就日夜盼望詔書,他算準了詔書到達的日子,就借著登高望遠帶著子侄和門客在山頂飲酒,一旦發(fā)現(xiàn)有人騎馬路過,就以為是送詔書的人,興奮到手足舞蹈,可過去千騎皆不是,過了送詔書的日子詔書還沒來,他內心焦慮,生出憂愁來,繼而憂慮成疾沒幾日就死了。諷刺的是他死了詔書送來了!
康熙說的就是這件事,他之所以提這件事,就是暗示大阿哥:你都到這份上了,這園子還修嗎?
然而大阿哥聽到耳朵里,覺得汗阿瑪?shù)囊馑际牵耗悴皇怯信X的門路嗎?還惦記你妹妹的銀子干嘛?
他瞬間堅定了接著搞錢的想法,無論如何,這園子是要建造下去的。
先準備
康熙說完看著大阿哥,對方低著頭也不知道剛才的話聽進去了沒有,然而康熙沒興趣跟這么大的兒子擺事實講道理做個貼心好阿瑪。
在民間有那成親早的,像大阿哥這樣年紀的人如今都半人高了。所以能開竅的早就開竅了,不能開竅的很難再開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