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不知道這有什么可磨的,皺著眉頭,也不知道該怎么問。
康熙對四阿哥擺擺手:“去吧,知道你要請人吃席,這會也該去了,朕留著你額娘說說話。”
四阿哥退了下去。
德妃立即問:“您說好事多磨,這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萬一這孩子在成親前沒了呢?萬一有人捷足先登,討了咱們孩子的歡心先成了好事兒呢?咱們只認棠兒生的孩子,至于這孩子的阿瑪是誰,咱們都不關心,但是外人關心啊,這不就是好事多磨。”
德妃一想,宮里就是這樣,索額圖為什么對太子死心塌地,那是因為太子是他們赫舍里家的女孩生的。佟家為什么想得一個佟家女所出的皇子,那是因為只有佟家女生的皇子向著他們。太皇太后和太后皇上只看這些皇子皇女是皇上親生的骨肉,不在乎他們的額娘是誰。到了自己和皇上這里,只要勇憲王府的小主子是自己閨女生的就行,她也不在乎孩子爹是誰。
“您說的是啊!”
康熙站起來,德妃立即跟著站起來。康熙走到桌邊從茶壺里倒了一杯茶,端著茶杯說:“孩子還小呢,我看著她對兒女私情沒開竅,所以這會兒不用急,急是沒用的。”
他也不想再說這事兒了,問德妃:“宮里都安排好了嗎?”
德妃趕緊回答:“都安排好了,太后和貴妃平妃都安頓了,臣妾派人去看她們,各處都妥當,臣妾打算等會再親自去看望幾位娘娘。諸位皇子皇女都住下了,各處膳房,藥局等,都都在陸續安置中,不到晚上就能各處妥帖。”
康熙晚上給太后請安,陪著她說話的時候把這事兒講了。
太后問:“是我認識的那個董鄂家嗎?”
康熙點點頭:“對,是以前先帝賢妃的娘家。”
太后哼了一聲:“你直接說是孝獻端敬皇后不就行了,我又不是小心眼非要計較這個。我要是真計較,我和你額娘也能計較計較,都過去多少年了,你都四十多歲了,我都要成老婆子了,還計較這個干嘛!”
康熙在一邊賠笑:“是是是,是朕小心眼了。”
十一在隔壁聽著,康熙和太后的聲音傳到這里音量雖小,他躺在炕上也能聽到。
太后說:“那小孩子的模樣長的好吧?他姑祖母長的就好,以前鄂碩跟隨多鐸老王爺征戰,后來多鐸老王爺去世,他就在江南做官,帶著孝獻端敬皇后和費揚古在江南了好幾年,孝獻端敬皇后因為在江南讀書,養了一身才氣,他們家的人都是一股子書卷氣。模樣長的好,再一股子書卷氣,就招小姑娘喜歡。唔,長輩也喜歡,想來你們就是因此看上他的。”
康熙就說:“朕是覺得費揚古的兒子辰泰容不下這小子,阿瑪額娘不疼他,他將來沒那么多想法,和咱們家孩子能太平的過日子。您說的模樣氣度,也有一些,朕不看重這個,要不找個機會您看看?您看好了咱們再和孩子說。”
太后有些心動:“合適嗎?找什么理由?要不然你把小花骨朵接回來,我們一起看。”
“想要一起看還要等幾天,孩子最近有事兒呢。”
“等幾天就等幾天,我給你說,我不許小花骨朵早早的成親,成親哪有一個人自在?讓她多自在幾年吧。”
“是,朕也是這樣想的。”
隔壁的十一早就坐起來靠近墻聽著這事兒呢。
沒一會康熙走了,太后也回去休息了,十一想了想,覺得這消息要跟姐姐說一聲才是。
他第二天就鬧著太后要去城里找姐姐。
太后不想放他去:“你還小著呢,沒人帶著你我不放心。再說了,城里冷,哪里有行宮這里舒服,你乖乖的的在這里等你姐姐吧,她快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