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哭笑不得:“知道你忠心,別說那么多了,傳出去了讓人怎么想?”
索額圖卻沒停下來:“太子爺,并非是奴才向您邀功請賞,而是事實就是如此,您不得不想多點兒,就拿今天的事兒來說,為什么皇上讓大阿哥去祭祀祖宗?像這種祭祀的大事兒就該您去……”
“那是大哥的年紀大了,正適合長途騎行,汗阿瑪不舍得孤這么冷的天兒往關外去。”
“那就該讓臣子去。”
“是太皇太后說想讓親人去祭祀祖宗。”
“為什么裕親王恭親王不去?這兩位王爺年紀肯定比大阿哥更大,更適合長途騎行,難道他們不是太宗皇帝的孫子?難道不是親人?”
“這……”太子還真找不出說法反駁了。
因此索額圖痛心疾首地說:“您不能再這么糊涂下去了!”
臘月間
大阿哥要去盛京,出門的前一晚上來太皇太后跟前辭行,因為是晚上放學了,康熙帶著其他孩子一塊過來,大阿哥得瑟的問弟弟妹妹們想要什么禮物。
他連盛京有什么都不知道,也是第一次去,興奮之下大包大攬:“你們想要什么哥哥給你們帶什么?!?/p>
海棠就覺得大哥沒受過生活的毒打,也沒經歷過給三姑六婆代購的痛苦。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他自己也就是動嘴皮子而已,自然有人幫他跑腿辦事兒。
大阿哥這樣大方的詢問,弄的這些弟弟妹妹們反而不知道該怎么要禮物。
這些人物質條件很豐富,以舉國之力而供奉皇家,他們用的吃的玩的都是最好的,沒什么太渴望的東西,這些人目前都處在給錢都不知道該怎么花的階段,所以面對大阿哥的詢問,各個開始思索。
三阿哥問:“大哥,盛京都有什么啊?”
大阿哥自己也不知道,求助的看著蘇麻喇姑:“您說盛京有什么?”
蘇麻喇姑就哭笑不得,因為無論盛京有什么,回頭拿回來這些小祖宗們都未必喜歡。
蘇麻喇姑說:“盛京有的吃食咱們都吃過,吃食沒必要特意帶回來,用的玩的奴婢也不知道,大阿哥看著有新奇的帶回來一些給弟弟妹妹就好。”
下面的弟弟妹妹們都點頭,因為讓他們說他們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玩的好用的。
太皇太后就拉著大阿哥的手囑咐:“你去就是祭祀祖宗的,盛京官場的事兒你不必插嘴,也別輕易表態,須記住‘貴人語遲’的道理。”
上位者每一次說話都會被人解讀,從而被他們利用,所以為了避免下面揣摩人心,就少說話,更要避免嘮叨話嘮。
大阿哥一疊聲的答應了,這話前不久明珠也暗暗的告誡過他了,當天他在寢宮前說“以滿官為尊”,這話沒錯,但是不該從他的嘴里說出來,因為很多事兒要仰仗漢臣,皇室就不得不懷柔,顯出一副滿漢一樣的姿態。
特別是有一些人隸屬于漢軍旗但是又不是那些沒根基的漢臣,這些人里面有很多是能臣,比如治水有功的河道總督靳輔。對這些人該極力籠絡,作為皇子他的態度該是模糊的,既不能表現的偏袒漢臣也不能一味的稱贊滿臣。
明珠本著結好大阿哥的本意點播了一番,大阿哥也聽進去了,所以今兒把前幾日的事兒說了,還把明珠一番點播也說了出來,他的本意是讓老祖宗放心,他知道輕重,但是這話到了太子的耳朵里,就覺得明珠此人多事!
明珠此人很刻意的交好眾臣,頗有些老好人的姿態,滿朝文武除了和他有仇的索額圖沒人說他壞話,加上他位高權重出身好,很多人也極力的想攀附他,相向奔赴之下,明珠這樣的好人緣確實給了他很多幫助。
比如說康熙跟前的高士其,因為是明珠在他落魄時候向康熙舉薦,高士其對明珠感恩戴德,認為明珠對他有知遇之恩,知道索額圖和明珠不合,暗地里曾在康熙跟前幾次暗諷過索額圖,還好幾次把康熙身邊的事兒隱晦的報告給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