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把這事兒交給禮部去想辦法,看看是不是在先帝陵寢附近再起一座陵園。
禮部那邊就開始曠日持久的辯論,他們先辯論的是太皇太后葬在先帝附近這符不符合禮!康熙聽說后把禮部官員罵了一頓,不是讓你們議論能不能葬,是現(xiàn)在決定要葬,該葬在什么地方!
你們挑個符合禮的方位讓工部去干活!
可是在這群人看來,這事兒的前提就是不合禮制的,既然不合禮制怎么挑選合適的方位。眼看著康熙怒的紅了眼,這些人立即表示:這事兒能辦,等我們拿個章程出來。
然后禮部的人都捋袖子上陣,個個引經(jīng)據(jù)典,意見很難達(dá)成一致。
而太皇太后回來不到一個月,在臘月二十五那天去世了。
這是大葬禮,禮部先把選陵寢的事兒放下,一群人先來負(fù)責(zé)這次的葬禮。
外面是禮部負(fù)責(zé),但是宮里就要有人挑大梁帶著內(nèi)務(wù)府把這事兒辦了。
這宮里目前沒有皇后,沒有皇貴妃,只有一個貴妃還是病歪歪的。
鈕祜祿貴妃爬起來,強(qiáng)撐著把大梁給挑了起來。
鈕祜祿貴妃也確實是出身名門,辦事兒從來都是挑不出錯的,康熙也放心,就把宮內(nèi)的事兒交給了貴妃,宮外的事兒交由禮部和內(nèi)務(wù)府,他帶著皇子們開始守孝。
今年因為太皇太后的事兒免了朝賀,宮里也沒過年,小孩子們也跟著在冰天雪地里按時按點的磕頭哭靈。
這里面?zhèn)牡娜顺颂K麻喇姑外就是太后了。
海棠留意到太后最近呆呆的,經(jīng)常掉眼淚,時長長吁短嘆。
晚上海棠和她一起睡,就問她:“您是不是為了老祖宗難受?”
“是啊,也不全是,這些年來她說什么我做什么,她這一去,我不知道該怎么辦啊!她也沒交代我啊!”
海棠就摟著她:“您過自己的日子就好了,棠棠會孝敬您的。”
太后笑笑,但是并不開心。
海棠知道她會過上一段不習(xí)慣的日子,等她習(xí)慣了太皇太后不在世這件事后,就會重新快樂起來的。海棠對此很有信心,因為太后就是個腦子簡單還很能自我調(diào)節(jié)的人。
過完年后葬禮也結(jié)束了,太皇太后葬在哪兒這事兒就成了一個大事兒。
禮部縮脖子,已經(jīng)想好了應(yīng)對的辦法,可是年前還急的紅眼的康熙這下沒催他們了。
按照祖制,該送太皇太后回盛京昭陵,但是太皇太后生前的意思是不回去。
康熙一方便不想違背祖制,一方面也不想違背祖母的遺愿。
他在這種擰巴的思想里下了一道擰巴的旨意。
他借著讓太后搬家到寧壽宮并修繕壽康宮的時候,把慈寧宮太皇太后住過的地方拆了,他祖母喜歡的東西一律拆除,在遵化挑選了一處風(fēng)水好的地方,用慈寧宮拆下的材料建造殯宮,叫做暫安奉殿。把棺槨放在了暫安奉殿內(nèi),至于何時下葬?葬在何處?康熙沒催,禮部沒管,內(nèi)務(wù)府不敢問,科爾沁不敢說,就這么放著了。
海棠對這一系列事情看的目瞪口呆,此時她扶著太后看著慈寧宮和壽康宮被圍起來重建,跟太后說:“走吧,以后還回來住。”